2010年3月15日

Sony F717紅外線功能和古蹟彩繪的拍攝



很少在自己的BLOG裏談電子產品,因為不想在自己的天地裏再搞一些和工作相關的東西,不過,這一篇放在心裏好久的文章,倒想讓一些喜歡拍彩繪的朋友,分享一下自己小小的發現與經驗.

在廟宇裏拍彩繪,常會遇到要不是光線不足,就是遇到壁上的彩繪,因年久失修,或因位於正廳或神龕附近,而一片黑漆,完全無法入鏡的窘態,若是遇到光線不足,把ISO加大,在單眼相機上倒可解決(只是要承担畫質變粗的問題).可是若遇到一片漆黑長年累積的煙燻厚垢,那一般相機可真是没輒.不過,在很偶然的機會裏,到一間古厝的正廳拍照時,正愁因那層厚垢無法細睹黑垢下的匠師風彩時,手裏正巧同時帶了另一台已有6年以上機齡的Sony F717,想說當時紅遍相機界的紅外線功能,不知能否大顯神威,結果一試,正中預料,完全現形,那時長年累月被黑垢下所掩埋的仕女,士童,老翁等人偶,一個一個現形,突然的影像,讓我甚為感動,好似上一時代的人,突然現形在你面前,和你打招呼一般,那也是讓我開始愛上老房子攝影的開端,而這隻本來己經準備被我拍掉的F717,反而意外成為我拍攝的利器寶貝(市面上好像除了以前SONY的F系列,其它都没有這個功能).也因為它我能看到更多不同的細節.強烈建議愛拍廟宇彩繪的朋友,手上若有F系列紅外線功能的相機,不要亂扔啊!


未拍之前已被黑垢模糊的彩繪


使用F717後的影像,好像活了回來


未拍之前已被黑垢模糊的彩繪


使用F717紅外線功能後的影像


未拍之前已被黑垢模糊的彩繪


使用F717後的影像,好像活了回來


其它被埋藏在黑垢裏的彩繪佳作


其它被埋藏在黑垢裏的彩繪佳作

14 則留言:

  1. 我現在相信數位相機可以透視了

    回覆刪除
  2. 哇嗚!!!這真是驚人的大發現,
    拍這些彩繪的確也常常讓我覺得很無力感,
    可惜我手邊沒有紅外線功能的相機。

    回覆刪除
  3. To Nick:我也是在拍這些照片時才相信那時網站上說的透視的特異功能,
    To Jo53333:網拍還有在拍,4張小朋友可能買的到.那種拍到的感覺,保証直回票價.

    回覆刪除
  4. 哇,可以體會。感覺真棒。有機會可以借我拍拍我那些老東西嗎?

    回覆刪除
  5. 這個紅外線的透視功能實在太神奇了
    透過你的實例比較
    我終於了解透視
    謝謝

    回覆刪除
  6. 這是紅外線攝影的好應用,科技的淘汰速度,反讓人們盲目,可惜.倒不知維修古蹟的人,是否有先用紅外線照過才重修呢?其實有的被埋在黑垢裏的彩繪,實在很漂亮,只可惜没人知而已.

    回覆刪除
  7. 上周末去了這間古厝,用一般相機拍起來很像霧裡看花,梁老先生提到之前有位用相機拍起來很清楚的人,我想起來應該就是印老了,果然還是需要那台相機,不然這麼漂亮的畫都看不到。

    回覆刪除
  8. 拿這神器去找梁老拍的,不只我一個,不過讓他眼見為憑的,我想是我没錯.不過這位老先生,真是"就甘心",每天早晚必回來上香,非常有家族感恩的觀念,真是讓人很懷念!

    回覆刪除
  9. 我第一次去的時間比較晚,沒遇到梁老先生,這次特別提早去拜訪,很幸運就碰到面了,他買完金紙回來後就帶我進去裡面,還很放心讓我自己在裡面拍照,人非常親切善良,他兒子也一樣,早晚都會過去打掃整理一下。能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古厝真的很開心。

    回覆刪除
  10. 請教印老一個問題,您是使用相機的『夜間取景』功能就能拍出這樣的效果嗎?是否有外加其他的濾鏡呢?謝謝

    回覆刪除
  11. 没有加任何濾鏡,只用F717夜間取景功能而已!
    這篇算不算是幫SONY做廣告呢?

    回覆刪除
  12. 謝謝印老,你的確是幫sony打了廣告,不過它們應該沒受惠到,因為這產品已經停產了吧!呵呵

    回覆刪除
  13. 請教印老,您此篇文章中的照片都是在同一間古厝所拍嗎?
    有幾幅圖我並沒有見到,不曉得印老是幾年前去拍攝的?
    當年前廳兩邊的壁堵都是可見的嗎?
    另外就是,正廳內的何仙姑我已經拍不出來了,
    不確定是否是因為幾年下來的煙薰,使得它難以拍攝,
    有點小小遺憾。

    回覆刪除
  14. 是的,確定是在同一間拍的,
    拍不出來,有可能不是煙薰,而是水漬.
    尤其老古厝要是屋頂漏水,
    水漬下來,也很難不被蓋住.

    回覆刪除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