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嘯的重北,過往的博愛破病院,舊台北後站前,
在上個世紀末,矗立著優秀的雕塑品,
小朋友騎著三輪玩具車,大人忙著講手機
是那個時代開始注重都市環境空間藝術的開端
細部寫真般的雕像,給的是現實與寫實的對話,
忙碌與靜止的交流,不同於早期楊英風般的冰冷和幾何造型的風格
呈現的是路人過馬路時的會心一笑
讓那時開始走下坡的建成區,
多了件令人莞爾的佳作
没想到今天經過後火車站,結果,為了綠化工程,
這一件在重北華陰街附近的雕塑品,
竟然...................
好心的伯伯,能否幫幫忙,讓小朋友找到回家的路吧!
我們不要再看變型金剛了啦!
還好還好
回覆刪除我從沒喜歡過王秀杞...
(這樣會不會太狠)
我蠻喜歡街頭上有庶民題材的雕像,
回覆刪除比偉人銅像好看多了,比較貼近生活。
我也比較喜歡寫實風格的庶民雕像
回覆刪除台灣在這一塊最近好像被遺忘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