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_0014](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5/4366764489_922d6f1bee.jpg)
自從上次去拍了台北三水市場,就對那種尚未被政府機構魔爪侵入的老菜市場情有獨鍾,一方面這種傳統菜市場可以看到台灣在地的傳統食材,不同小攤的吆喝販賣聲外,還有那已服務在地人味蕾數十年的的周邊難忘傳統小吃攤,及最重要尚未被整新重建的市場建築或老街屋.而身處台南的西門市場,就是南部少數擁有悠久歷史,至今還在服務人群的市場,但更重要的是,那些老市場裏的建築,還保留在那兒没有走味.
會發現它,是因為2008年看到新聞報導這個西門市場有要整建的消息,突然看到那個碩大的西市場側門口,一付老態龍鐘的姿態,讓人於心不忍,也讓我想起台北小時侯下課回西門町時一定要經過的台北西門市場(現己整新改為紅樓),那種地上濕濕答答的感覺,加上市場靠路邊的一些布店及門口的紅樓戲院及元香火煱店,頓時間好像讓我回到了30年前還未整新的台北西門市場場景,就想一探究竟,看能不能搭著這個時光機,回到30年前的台北西門市場情景裏.
果不其然,台南西門市場,堪稱現階段台灣最有活力也遺留最多庶民生活場景的菜市場,被荒廢的西市場,可以看到日治時期的入口的圓拱山牆,內又可以看到50/60年代人去樓空的肉販攤位,和老式的味精醬油廣告看板,而從西門路口入內的布莊店,更可看到現在紅透半片天不同種類各式各樣的台灣傳統紅花布,再加上後段幾攤著名到不行的鄭記魚土魠魚羮及江水號八寶湯,讓我本以為只是拍照的心,頓時間多了些品嚐在地小吃的興緻.
這個1933年再重建的老市場,歷經戰後的繁華,到如今邁入没落,但隱約還可以看到往昔熱鬧的景象,西市場入口宏偉的馬薩屋頂及老虎窗,以及半圓山牆,可算的上是當時最華麗的台灣市場,而今一開始為了要整建,市政府先在西側先建立了淺草青春新天地,以先預備安置舊市場裏的商家,不過看來效果不彰,並没吸引太多商家進駐,但可喜的是,地方政府也並未強置安置,反而從善如流,以不動的現狀,來回應遷移意願不高的商家,也讓這個市場,至今還能保留庶民文化消費的人氣,讓這些老商家還能維持在舊市場裏繼續營業,對照原來庶民盤据的台北西門紅樓,大稻埕圓環,現今"慶咔抓没條"的艋舺剝皮寮,台南市的庶民真是令人羨慕,這種活生生庶民,空間及建築關係的充份尊重,我想是長期被外來人口佔據的台北市所不能比擬的.每次前往台南,就讓身為老台北人的我,羨慕不已!
![DPP_0010](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49/4366764227_edd5176bf1.jpg)
從西門路入口進入,都是在賣布的布莊
![DPP_0003](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17/4367509940_66b8778cea.jpg)
販售現在台灣最火紅的台灣傳統花布
![DPP_0002](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12/4367509674_ab8292e732.jpg)
花布現在延伸出很多不同的顏色及種類,目不瑕給
![DPP_0005](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15/4366763623_3c5c524d70.jpg)
天花屋頂上的老西服招牌
![DPP_0007](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66/4366763743_5e4c820dd4.jpg)
老式木門,不知是什麼機關在裏面
![DPP_0008](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70/4366763969_1b78e09b9b.jpg)
看到這個"榮盛行"的老店面,心中只有感動
![DPP_0009](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09/4366764055_3a50753cc2.jpg)
整個西門市場最令我矚目的建築元素,圓形露天天窗
![DPP_0013](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32/4367510780_6fffe1310d.jpg)
自然的採光,好像百貨公司的鐘形滷素燈,行人快要成了模特兒了,真是超現實的打燈術!
![DPP_0015](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18/4366764617_29f69e9101.jpg)
聽說為了下雨防水,過些陣子會加透明塑膠蓋,不知效果是不是會一樣的迷幻.
![DPP_0016](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77/4366764767_b8b2ba6f70.jpg)
二樓上的汎黃瓷磚及屋頂木構
![DPP_0017](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48/4366764843_2eef8ea739.jpg)
![DPP_0019](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22/4367511396_7bb45b29fa.jpg)
市場內的路燈
![DPP_0021](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38/4367511522_f2746d1f1f.jpg)
另一側的方形天窗
![DPP_0023](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59/4367511680_ddcd52f477.jpg)
布莊區逛完後進入另一神奇區域的通道
![DPP_0025](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22/4366765401_0e3e275be9.jpg)
被癈棄的菜市場
![DPP_0028](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07/4366765817_a69d683b2e.jpg)
規模還頗大,看來比台北艋舺三水市場還要大
![DPP_0030](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32/4367512474_2443365c9e.jpg)
高挑的屋樑,仿弗在敍說另一個時空不同的空間及庶民的生活
![DPP_0027](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05/4367512080_765802c04d.jpg)
後段殘破的空間
![DPP_0026](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97/4366765565_f0ae63c3a4.jpg)
這應是過去賣水果的攤販
![DPP_0056](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57/4367515440_8fb03a6bf4.jpg)
双山的寶號被嵌在鐵框裏
![DPP_0057](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03/4367515604_27b2335c63.jpg)
寶號及招牌還高掛在鐡欄上
![DPP_0047](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99/4367514292_afab7002ff.jpg)
市場裏油塩醬酢的老招牌,讓我頓時間回到了小時侯台北市西門市場的年代,真是有够像.
![DPP_0029](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28/4366765981_0867244f53.jpg)
小時非常熟悉旳味王味素,味全牛奶的招牌
![DPP_0048](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03/4366768155_87eaefe7be.jpg)
日治時期的跨拱形木窗及停留在民國91年的日曆
![DPP_0049](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54/4366768271_868536f79b.jpg)
童趣的拖拉庫及塗鴉
![DPP_0046](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32/4366767809_b4efd47b5e.jpg)
打擾了正在睡午覺的花貓
![DPP_0053](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55/4367515084_b75588f0f2.jpg)
馬薩風格的木造出入口
![DPP_0055](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16/4367515284_8c2a8b4ab1.jpg)
過了這個剝落綠漆的木門,是該回去原來路線的時侯了
![DPP_0040](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39/4366767249_1436a3d232.jpg)
這個馬薩風格的西市場大門,是我在拜訪前對西門市場的印象
![DPP_0041](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8/4367513814_f00f2c6e9e.jpg)
荒癈市場的尾端,就是這個半圓拱大門了
![DPP_0062](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14/4367515894_d17cae6ec8.jpg)
另一通道的菜販及攤位
![DPP_0063](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38/4366769709_06ebeae0b9.jpg)
應也是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實木攤位
![DPP_0071](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5/4366770771_cc01fa5e0d.jpg)
林榮三肉舖,怎麼自由時報的創辦人何時變成是肉販呢?
![DPP_0065](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55/4367516328_d8ba95af38.jpg)
這一區西市場的攤位還算是較有人氣的
![DPP_0066](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57/4367516496_e975dc1389.jpg)
夕陽西下,最喜歡抬頭看屋頂,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DPP_0068](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06/4366770247_37118a508c.jpg)
已下班的攤位
![DPP_0070](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52/4367516942_377e05d938.jpg)
老市場的況味,拍多少張也不閒累
![DPP_0072](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87/4366770869_fdd34602b2.jpg)
再回老通道
![DPP_0075](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08/4366771475_13686fa237.jpg)
這次換賣毛線球的店家,好久没看到這種風味的老店
![DPP_0076](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41/4366771629_7b60da5b11.jpg)
進到了小吃區,這家福榮小吃店的乾麵和綜合湯不錯吃呢!
![DPP_0077](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72/4367518202_cfe7a056cd.jpg)
看來癱患了的區塊,在西門市場裏還真不少
![DPP_0078](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15/4366771987_a2f6759045.jpg)
![DPP_0079](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08/4366772145_1d3d7ee98c.jpg)
真是四通八逹的菜市場,有點像馬祖當兵的坑道,一進裏面,可還真分不清東西南北
西門市場故名思義在西門路旁,西邊淡藍鐡皮區塊靠近國華路的就是淺草青春新天地,鄭記魚土魠魚羮就在國華路新天地旁市場入口處没多遠
檢視較大的地圖
延伸閱讀:
台南西門市場修復再造計畫:
看到西門市場日治時期重建完成的模樣,就想到台灣的很多菜市場,因疏於管理,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印象,對照起來天壤之別
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viewtopic.php?f=5&t=11399西市場:
少有的市場華麗拱門,裏面已是少有商家繼續營業,也是這一次癈壚般拍攝的好景點.
http://map.tncg.gov.tw/sceniccommerce.aspx?id=89
11 則留言:
這帖看得真舒爽!讚!
感謝印兄不嫌破舊,拍了這些很棒的照片。
台北市其實應有數量甚多的日治時期古建物,
可惜掌權的不珍惜。
台南西門市場和林百貨的預算都在去年被中央刪掉
林百貨後來從文建會申請到預算一半經費,已於年初動工
西門市場預算大概沒了下文,只好做無米之炊
台北的日治建物保存良好的現多為政府機關行號,這種庶民的没多少個,其它都是街屋,我欣賞的是庶民,空間,建築的關係,這樣才能保持的長長久久,只靠政府的預算,是很難長久的.在拜訪西門市場時,聽到商家都無意遷離,頂多只想政府幫忙維修而已,這種庶民的自覺,很是羨慕,那怕遷移造成老店或老攤停止營業,都是一種損失,有去過京都市中心3/400年的錦市場,就可以感受到老菜市在時間的累積下,散發的活力是台灣很難想像的.
好像三十多年前的舊永樂市場,午後豬肉攤貨架上是襁褓中的我的大木床,總盯著橫豎參差的木頭屋頂結構沈沈睡去,你的照片使我模糊的記憶忽然明朗了起來....七十幾年改建之後,老爸生意大不如前,全家生計為之動盪,很多老市場的攤商就毀滅在市政府粗糙的改建計畫中。
老杜:菜市場這個議題是你的地盤,不好意思啦!最近是可以看市場這個議題是有被關注的現象,但是方向要嘛就是重視報導那攤好吃(一般節目或美食雜誌),要嘛就報導那裏整新績效好等(天下商周),很少有看到細心在討論食材和地方,市場和文化及地方空間的關係的內容,就好像台中第二市場可能以前是中部最有名的香蕉集散地等,不過說實話,炒吃的是有助小攤的生計啦,但也是該回來關注這些空間/地方/文化關係的時侯了!
你的照片拍的好棒~!
讓我想起以前在那裡生活的回憶.身歷其境!
這個菜市場,是台南的寶,台南人要好好愛惜它啊!
你好:我是西門商場裡的店家之一,看到有人介紹這邊~真是開心!
你這邊介紹的西門市場,有分西門商場跟西門市場兩個部分,販賣布料的那區是西門商場,包著西門商場的L型市場才是西門市場,你拍攝的圓形天窗,是約40年前火災後重建的部分,不用一根釘子所建造的檜木山型屋頂,才是日據時代延留下來的建築。
西門市場的確趨於沒落,但是西門商場經過一段沈寂,目前慢慢的又蓬勃發展著,是中南部最大的布料集散中心。
台南市政府在幾年前確實想要重新整理這個地區,所幸不是強硬拆除,而是趨向風華再現的重整,但是因為經費不足與一些原因,暫時擱置,希望有一天市政府能重新啟動整建計畫,讓西門商場市場能有再次發光發熱的一天。
每次進去裏面好像是迷宮,也曾找過資料查詢其結構,仍無所獲,不過您所提的圓形天井,是戰後才蓋的,倒是很好的資訊.
您好,我是半島鏡頭的版主,我的文章 http://blog.xuite.net/linjim3/photo/60132739 中提到你這篇介紹,跟您報告一下,您介紹得真好,也夠完整,謝謝您。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