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好久以前難忘的新竹遊記......
為了要找到對的時間,記錄幾棟新竹的街屋,
專程坐了很不想坐的火車(回程連買票和誤點,從新竹到台北,共花了....4個鐘頭!!!)
同時又扛了方便四處趴趴走的.....小折,就一大早到了這老街區.
東啊西呀的晃,才發現新竹真是非常適合騎小折的地方,
市內和摩托車爭道,但一旦想密探新竹市內的時光隧道,唯有小折的好用,
才够刁鑽靈活,以應付突如其來的發現和驚嘆!
小小的老新竹,除了眾所皆知己被發揚光大的東門,州廳,市役所等公有建築外,
清代的民居,大正時期的街屋,戰後的教堂,重蓋又已呈破敗的市場等,
讓人掉入時光的奇想裏.不過這些年的拆解與變遷,己加速街景時光記憶的消逝.
讓人懷疑這北台灣保存最完整老街區的偌大小城,未來還有多少歷史的味道與記憶!
映入眼簾的第一印象,這好幾落的馬背山牆和紅磚斗子砌,
實在是早期新竹最具代表性的聚落印象,看來也難逃時代生活型態與都市發展的變遷!
一旁老式的白瓷洗手槽,應已被拆除不見了吧!
著名的精典民居,看來未來也很難保証!
古趣的獅座,也漸呈老態,不知是否可逃離時光飛逝的命運.
一年開放一次的悠久家廟,抵擋的了科學園區快速發展思維下的步伐嗎?
(這問題已被討論至少十來年了,答案是........)
被拆前的半年,拍到的這老宅,實在是北門街礫堆探幽裏,最讓人難忘的.
它一點也不華麗,也没什麼裝飾彩繪,而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種一落四櫸頭的格局民居,再外加.....小豬圈,還有磚砌小水溝,
要不是屋主為了怕被保護不給拍,完整的結構和仍是活的庶民生活空間,
絕對值得讓人再三玩味!
同樣是小巷奇遇裏的民居,據說也被拆了外牆....
大門上的雕板,雖然經歷了時間淘洗的風霜,仍可以看到過往匠師手下樸質典雅的風範!
至於戲文故事為何?大家來猜一猜吧?
騎小折在新竹亂逛的好處,就是巷內隨時給你不同的驚喜!
這棟,要不是没細細端詳,保証你不知道在那裏.
街屋在新竹,數量還多的很,這種大正明治時期的質感街屋,
就算你現在資源多到不行的台北,連比都不用比.
當然一旁還有一整排仍然是活的老街屋,也不用來個什麼展覽或文創,
人家照樣活的好好的!
這種紅磚街屋在新竹,真的是很多.
看到没,寫真館又出現了啊!
清朝的老街屋,也仍存在無誤的矗立在不起眼的小街裏.
琉璃花磚與泥塑出來的南瓜造形,是新竹紅磚老街屋裏,少見仍保有早期傳統古趣的好作品.
這已然快被風化崩解的插角童子木雕,實在讓人心疼.
另一隻這將帥(還是蕃人?)插角,臉孔表情仍翊翊如生.
街上讓人難忘的Victor小狗電器行,已然拆除再見.
大,中,小....這家店Victor的數量,是我看台灣最多隻的,可惜以後想看,只有去日本看了!
精彩的當然不會只有戰前,戰後的鐵窗,也真是精典!
還有另一區塊戰後的天主教堂,現代+國民風格,著時也是時代的印記!
新竹不大,但也不小,不想跟班,自己探幽,超級建議,自備小折.
不過千萬記住,不要去坐火車,保你遺撼萬分!
11 則留言:
台灣越變越醜,越變越貴,越變越沒尊嚴
真是無言...
只好看印老的記錄
那個victor好可愛喔
讚!何時再跟你去玩一玩吧~
上次去 看到北門街上已經一塊空地
在蓋預售屋了
於是撿了一塊紅磚頭
紀念這個消失的街屋....
嗚~
北門街被拆的那棟JVC明聲電業(Victor小狗那棟),
日本時期在火災前,是新竹有名的石孜理石醫院,
後來搬到台北圓環邊,
是早期台北中山長老教會有名的長老!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3914
那個寫真館,應該是"過街樓"吧?
"過街樓"這詞是中國用法,台灣不知該如何稱呼?
延平北路一段(小熊媽媽旁)
有台北罕見的過街樓
大溪月眉通道,則是貌似過街樓(其實沒有樓)
這主題好像很少人收集?蠻有興趣
要靠街屋達人印老幫忙注意了
其實我很怕一留言就沒完沒了...
那個古趣的獅座
很有金門匠師的風味
獅座上更有台灣本島罕見的"柱頭串拱"(請翻李大師的字典)
蠻令人驚訝
多半是在金門才看得到
斗子砌如果在搭配底下石牆(石條砌起來)
再加上一落四櫸頭(金門跟鹿港常見)
比較是清治時代匠師泉系的手法
新竹還不少哩
翻了一下資料,果然新竹市早年是泉州移民
不好意思
我再查一下,居然有資料說他是"台灣金門厝代表"
證明我沒猜錯也
又是行仔內的主題,没錯台灣現階段還保留不少"過街樓".
南京西路圓環邊南興街巷內通往太原街那棟,
是我小時侯重要的街尾記憶.
若要細分,又要分市場的和街屋的.
先給個蒐集讓大家參考一下.
市場:
台南西門市場,高雄銀座,台中第二市場....
戰後的...北市成都路紅樓旁,新竹東門市場...
街屋:
北市延平北一段,圓環南興街巷內,西螺老街
桃園舊街區,新竹市上圖,基隆,鹿港等,不勝枚舉!
多謝印老
不虧是達人
好幾個是我沒看過也
新竹這幾年真的拆了很多老房子,
有些隱藏在巷弄裡的房子都默默消失,
部分是子孫自己拆的,部分公家單位拆了,
新竹市的大家族鄭家就自行拆了數棟,
印老好厲害喔!居然能進到進士第裡頭拍照,
想必是費了一番苦心,
徵士第旁邊那棟李宅規模雖不大,
但是格局完整,年份也久遠,
看似已經無人居住,長年大門深鎖,
沒料到,跟著徵士第一起煙消雲散囉!
那次前去,非常幸運,但也遺撼,
幸運的是,民居給我們開了門,
遺撼的是,後來有看到的,都拆了!
礙於開放平台,不便給太多.
以免......滋生事端!
新竹除了東門市場,臨城隍廟的西門市場、中央商場,也是有趣的老空間。
東門市場似乎要被拆了....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