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

分享

迪化街雜糧店裏的咖啡香--媽媽家咖啡


久雨不停的台北,好似回到小時侯老台北的記憶.
溼撘搭的街道,人們都儘量走在亭仔腳的人行道裏
而走在大稻埕的迪化老街上,却已無法如小時那般,自在悠哉的行走在亭仔腳裏.
除了南北貨商家常有的商品貨物外,多的,是都更後的工程,和四處可見的摩拖車汽車
除了街屋的身影,已很難再看到時光剩餘的過往.

不過行經迪化街後段,老一輩人稱之為中北街的歸娞街後段,
突然發現原本在販售雜糧的老店家,開始在一旁賣起了咖啡.
對於近來在尋找老咖啡店身影的我,停了下腳步,端詳了許久,叫了杯曼特寧.
和老板娘長聊之下,才知原來店家是從事雜糧貨經商的老店,也是飲料用蔗糖黑糖供應商的大盤,
現在很多有名的咖誹廳,都有使用他們專為咖啡廳使用的飲料精糖
因甥女長期從事咖啡服務的工作,也想讓這條迪化街後段的中北街,增加更多的人潮,更多的關注
先以自家店面切割出來,讓咖啡能飄香於中北街先,再看能對這個街區有什麼不一樣的幫助

在好奇的驅使下,才知道原來該家族已居住在此一百多年,早期日本時代曾為神龕雕刻的店家
戰後才開始轉行到砂糖的買賣行業.出國旅居法國多年的老闆娘,常與家人旅遊到國外時
看到老街社區內的街景,和小時故鄉大稻埕六館街建昌街類似,感嘆時光的飛逝,及老街上的人事已非.
在言談過程中,開朗健談的老闆娘,不改其樂觀的個性,對大稻埕還是充滿了期待.
而咖啡這行業,也因自己甥女的興趣,加上對大稻埕的不忘,
採取最經濟的方式,看能不能在此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出來.
本來還想進口生豆入台,自行烘焙,但因担心街上生意量不足
以及甥女堅持當天烘完,二天賣完的哲學,就延後了這件可以飄香迪化街的計畫
(這讓我想到了京都的SMART咖啡呢)

熱心的老闆娘,自後尾拿出了自己母親剛好蒸熟的發粿請我品嚐.
無糖無奶的曼特寧,加上熱騰騰的發粿,真是個非常美妙的滋味,
瞬間讓人回想到在京都時喝咖啡配和菓子,以及西門市場旁蜂大咖啡的南洋核桃酥.
結合不同在地地方的飲食糕點,搭配咖啡,本來就是開放性格濃厚的咖啡文化所該有的個性.
只是長處rushing hour的台北都市人,只知超商及財團廣告中的咖啡.
忘了它的開放,多變,厚醇和貼心的性格.

在這非常台北的茫茫雨中,走在前往大橋捷運站的中北街上
儘管越往後走,越顯淒迷,口裏的咖啡香,仍意猷未盡,
想著這些仍堅持住在這老街區裏努力守住社區的老店家,
就深深感動,終究這些老街屋及街區的復興,還是要靠在的居民啊!


雜糧店裏的咖啡店


老闆娘留法先生所繪的咖啡豆


媽媽家的logo和名稱是居法回國的老闆娘用法文翻回國語的店名,
意思就是,這間店是她的娘家.


剛出爐的發粿,好像蔗糖色的綿花糖,仍可以看到亮晶晶的表面噢


曼特寧外加阿媽口味的發粿,真是奇妙無窮的口感啊!


咖啡手的甥女回來專門做給我拍照的LATTE


要求頗高的甥女,為了拉出更漂亮的咖啡,再做一杯.


看到這麼甘心的咖啡店,如同這最後的一杯咖啡一樣,滿心的感恩和感謝!


檢視較大的地圖

媽媽家‎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80號
02-2557-5272

2011年2月16日

分享

邁厚我看著就好!


真是個奇妙的新年,接二連三的和好朋友相聚,才知這些高中的朋友,個個家裏的長輩都是臥虎藏龍
尤其一位年初才剛結婚的同學,因要送回結婚典禮上的照片,順便新年去他家裏和老友的親人拜年.
久未見面的長輩,立刻抱以熱絡的回應,也因自己近來在找尋街屋的歷史身影,
掉入了這一代精英的過往記憶歲月中.

長輩述及其父親,曾為日本時代中部文化協會的文化青年,曾上台演講婦女解放之議題.
也因與文化協會過從甚密,曾被日本人監禁過.
戰後担任中部重要地方農會,且為鎮民代表主席.做事頂真清廉,
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際,奉公守法,照實繳報糧米,未謊報挪用任何庫中之農米
而後曾被邀請入國民黨,但因看過太多ASABURU的事情,低調婉謝.
手下多為台中縣日後重要的政治人物,因其入主台灣的政府,實行地方選舉,需急需經費,
動用到劣米的資源(照理應再繳庫或銷毀),而受過日本教育的父親,無法阻止手下未來的發展,
便耳提部屬"邁厚我看著就好!",保護自己,也讓歷經日本時代和國民政府時代的長輩,
感嘆時代之捉弄,令人稀噓不已.

之後長輩踏入社會,也曾在政府外圍的法人單位服務,其出口之物資,也曾遭遇到ASORBI的因素,
對出口之物品,多出不少零星的餘料,這些餘料也理應退還給廠商或照規矩寄去給客人.
但其正直不阿的台籍老闆也是以"邁厚我看著就好!"之詞告誡下屬,折衷渡過那混沌未明的時代
這句"邁厚我看著就好啊"成了長輩這輩子感觸很深的一句話.

受過日本教育的百歲精英,以"賣厚我看著就好",眼不見為淨的信念,渡過那個動亂的時代
曾為台灣經濟成長努力的80歲精英.也以"邁厚我看著就好",明哲保身的來確保未來的成長和茁壯
邁入21世紀的新時代,我們還要以"邁厚我看著就好"的想法,來面對未來的台灣,社會嗎?

寒冷的台北,寂靜的巷子裏,和好友關上長輩的鐵門,走在前往停車場的巷子上.
"邁厚我看著就好"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裏,低旋不已!


芥川龍之介改編的電影-軌道礦車(トロッコ)
裏面阿公說的那句話"等你自己長大了,再自己決定!" 是這樣嗎?

2011年2月14日

分享

南島值星帶的代價(2)-無盡的海灘


到了中山室,放下了行裏,魔鬼參一帶我們去見連長.
忙碌的連長室裏,只看到漢草佼好的連長忙著拿參一帶來的假單,一張一張的批.
"你們連長有交代,要好好的照顧你們,尤其回去要升士官了,要好好的訓練訓練"
交代了參一,去找年輕的士官長來帶領我們去訓練.
果然,放下了沉重的背包後,剛才在門口包麻布的中士魔鬼,出現在我們面前.
拿著兩條紅短褲,要我們立刻去換裝,我和學弟互相看了一眼,如認了命的小狗.
褪去了上衣,全身僅著紅魔鬼褲,赤著腳鴨子的,在連集合場等著中士魔鬼的使喚.

没想到,中士魔鬼此時,却帶領我們前往魔鬼連神秘的訓練基地.
基地位於鐵板的海邊,遠望無際,只有沙灘和海水.
在烈日當頭的六月天,一時讓人忘却待會要訓練的準備,
而這南島裏少有乾淨的自然美景,却也成為等一下未知驚懼的源頭.

兩個一抵達沙灘,中士魔鬼便開始教授"蛙人操"裏的第一式,"交互蹲跳"
看似在平地裏非常簡單的交互蹲跳,隨便都可以跳個上百下都没問題,
誰知,交互蹲跳在這裏就變成步隊裏懲罰不聽話士兵的訓練性質,
那似無著地的軟沙,跳不到20下,姿勢完全走樣,
狼狽的我們,被兩眼直視的中士魔鬼,呵斥下來,
以前滾翻到海邊碰到海水為止,後滾翻回到原地,做為處罰.
心想,這應比在沙灘上交互蹲跳簡單多了,至少不用再忍受那空中無底的無力感,
誰知,剛剛才自以為美景的沙灘,頓時成為看不到邊際的殺戮戰場.
滾到海邊碰到鹽水,浸濕了身體頭髮,再後滾翻回原點,
來回幾次,我和學弟二人都己癱瘓在沙灘中,嘔吐物四散,已不知自己身在何方.
遠遠的還聽到中士魔鬼么和聲,"不可以吐在沙灘上,給我回來","給我用沙子蓋起來"
只知我等如同鼠輩般的,蓋著頭,挖出少許浸水的細沙,把自己的嘔吐物填了起來,
等著殘留的體力,"滾回"己不知東南西北的原點.

本以為第一式就已够看了,接下來的節目,更是讓我們掉入無底深淵之中.
身體上仰,兩腳雙手撐開的仰臥挺身,結實的開啟了最難過的訓練,
為了讓在沙地上可以撐的挺,肚子的肌肉是唯一力道的支撐點,不過偉大的紅魔鬼中士,
看我們肚子撐的有氣無力的,硬是站在肚子上,用力的踩踏我們的腹肌,
只要雙手雙腳又塌了下來,没錯,又得換來前滾翻去後滾翻回來的磨練.
而經過這些不知多少回合的翻滾和嘔吐,我們其實早己没有什麼體力和知覺了

就這樣煎熬了不久,又換了一個劈腿式,而這最後一式,
也是我和學弟差點魂斷沙灘的一式.
魔鬼中士要求我們來個沙灘大劈腿,
劈不下去,嘿嘿,没關係,士官長代你劈.
直接站到你已躺跨在地上的大腿,用力踩踏上去.
我還記得當時士官長的嘴角,還泛著一句
"看你們以後還乖不乖",瞬間"叭"的一聲,
中士魔鬼的無影腿就己經打通你的任督二脈,
自此徒留我和學弟,二個形同廢物一般的屍體,躺在炙熱的沙灘上,
無力虛脫的凝視著看也看不清的太陽,
想著這個長達二星期的訓練,我們是否有辦法"活"著回連上去.

"長官無情,朋友無義,查某朋友追人走"
在這片看不到邊盡的南島海灘上!

2011年2月11日

分享

日出東昇的山大王別館



台東中華路上,有一間山大王別館,這間別館非常有特色
除了歷史悠久,價格公道外
那街屋高達二層樓高的板岩馬賽克招牌
讓人馬上掉入60/70年代地方觀光小型旅館的時光隧道裏
其風格極類似以前台中中小型地方觀光旅館的味道
其馬賽克的風格,以及上方太陽,森林,鹿群,住民的圖騰
也真的和顏水龍的馬賽克相似
這樣傑出的藝術裝置,實在讓人驚豔
台東街區的味道,在去年的鐵道追尋機會下
實在讓我有點喜出望外


屋頂上的太陽,在60/70年代,可以被解釋成青天白日,以免被........誤解


看到這一面馬賽克,其細膩的程度,真是讚啊!


你我都是一家人


整面完整,毫無瑕疵,不知是否為名人所創作!真是台東街屋的寶貝

2011年2月9日

分享

京都.建築.咖啡.探險


建築,對我這非本科系的愛好者而言,有一種莫名的希驥
是人們活動空間的文化累積,也是小時都市空間自我追尋的再探險
就算是以前出差,或是旅遊,建築空間一直是自我追尋裏,很重要的元素
如同攝影裏時間的凝視一樣,活生生的氛圍,讓人無法忘記

應同學之邀,在師大分院前的集地咖啡,要助講京都的建築和咖啡空間
其主題之廣泛,實在考驗自己過往建築自學的理解
單單京都在日本建築近代史上的表現,就己足够在學院裏開一門課
更何況還有京都傳統著名的社寺建築
僅希以京都建築發展史裏各重要的建築
和現階段京都咖啡館裏,如何活化歷史空間的議題
來和大家交流,也希望能看到它山之石
如何來反視自己的土地和建築文化

有興趣的朋友,3月11日(五)19:30~21:00
歡迎和大家敍一敍,分享不一樣的京都經驗


辰野金吾和曾設計過台灣總督府的長野宇治平,所設計的1906年京都文化博物館


探索自己,回歸亞洲文化的伊東忠太所設計的1912年傳道院


1904年的京都府廳舊館


日本建築文化主體性回歸下的京都國際會館


村野藤吾1986年最後的遺作Takaragaike Prince Hotel


超高大樓論戰的Kyoto Tower
------------------------------------------------------------------------------------
集地咖啡【旅人地圖】京都.建築.咖啡.探險

京都,19世紀中葉以前曾是日本皇宮所在.
明治維新後,皇宮遷移到了東京,自此如同落寞般的貴族,開始墜入創新與傳統的拉拔之中,
而城市景觀中首重的建築,也開始面臨新舊交替的階段.
從傳統居家的町屋,以及曾為皇宮的京都御所,和享負盛名的清水寺,
到維新之後西洋傳教士的聖公會Agnes教堂,以及全面西化時期的各歷史主義樣式的建築,
如京都文化博物館,京都府廳舊館,和明治文明開化重要的學習院所同志社大學和京都大學等.
再加上邁入近代化進程裏重要的公共建設如蹴上變電所和淨水廠,
都讓人看到一個傳統城市,如何為邁入現代化城市的努力而邁進
當然做為曾是光榮的城市,也免不了遭遇過現代化超高大樓的威脅
京都車站前的Kyoto Tower和三条上的辦公大樓,也曾讓京都掉入没有自我的年代裏。

進入了90年代,開始踏入一連串的反醒和辯証,
和台北地形極為相似的京都,却走出了自己的風格.
古寺,洋館,,紅磚煉瓦的學校,市政建築,到倍受爭議的京都車站,
讓人看到邁入21世紀的京都,是一個新舊並陳,但創新中又包容傳統精髓的城市,
也讓京都成為日本近200年來建築發展的典型縮影.
想要了解日本近代的建築史,京都也就成了最適合日本建築旅遊的城市.

除了顯而易見的官樣建築,在近200年的和洋交流的文化中,
其咖啡喫茶店,則充份的表現了文化衝擊下的民間底蘊.
不論傳統老店的咖啡系,還是懷舊空間的建築系,以及迷人到不行的音樂系,
都再再讓人看到建築空間的應用,在京都是如此的永續經營而又激盪出不同創新氛圍的庶民空間.

3月11日(星期五),誠摯歡迎對京都建築和咖啡有興趣的朋友,
一起來集地咖啡,享受一下不一樣的建築咖啡風情.

2011年2月8日

分享

大年初一艋舺的一天


大年初一,家人聽了我的建議,去了趟萬華龍山寺走春
逛了龍山寺,青山宮,祖師廟三個艋舺最知名的大廟,
一路上家人時述小時情景,時述貴陽街過往店家的種種好似回到小時情景,但又多了些熱鬧
整個廣州街上被擠的水洩不通
只有我們這種曾是在地的市民,知道穿越小巷,By Pass那些無謂的旅客阻礙
來到台北第一街的貴陽街,家人又興緻高昂的
述及了阿金兒子小時從4樓摔到青山宮屋頂,奇蹟般没事的"神蹟"

初二陪老婆回娘家,才知原來老婆的表姐夫也曾是艋舺人
住在三水市場裏,讀過龍山國中,當談起這街區的過往,也真是津津有味
所有如數家珍的當地小吃,全被一一的如點兵般再點一遍
不過那"乞丐寮"的印象,至今還是讓他們難以忘懷

初三認識二三十年的老同學同聚,晚上酒酐耳熱之際,才知原來同學的母親
也是艋舺地方仕紳之後,那些日本時代在地的記憶,一件一件的被湧上話頭
受高女教育的長輩,言語中讓人看到80歲以上的老一代,那精緻細膩的思維與過往
以及歷經日語教育和中文教育的變遷,和人們如何安身立命的過程
讓人感念的又遇到一位受日式良好教育的長者
是如何平衡的看待現在的社會及不同的過往

今年新年,感受到的,是不同印象中的艋舺,也再次証明艋舺和大稻埕一樣
其日本時期台灣人街區的底蘊,不是那幾本書或是做個研究就看的清的.


大年初一,為了排上這拜殿,從三川殿排隊到上拜殿金爐旁拜完,共花了15分鐘吔!


走到阿金老家一旁的青山宮,還是可以看到長了翅膀的"天使"被刻劃在獅座一旁
那光溜溜的腳鴨子,可真是可愛


台北第一街,貴陽街上百年老紅磚屋的一棟,還約略看得到"陳金記商店"字號
一旁己拉了都更帆布條,等著讓這條台北市最老街道的街屋,踏入歷史的灰燼之中了.


難得没有政治人物競選招牌的祖師廟廟埕紅磚屋,終於看到了過往的醫院名稱


被大量電影場景宣傳,華麗整修後的艋舺祖師廟,己不見過往工匠手下的質樸,反而多了色彩繽紛的點綴


正港的"戇番扛大杉",變成了"金童"扛大杉,還是早期未整修前來的古趣


一旁的抱鼓石,圓渾的石虎母子,實為清水祖師廟的瑰寶


圓臉,直腳,額頭已被摸到發亮的小虎
在這没有打打殺殺的祖師廟前,有的,只有敬肅的氛圍,和熱鬧的春節廟景

2011年2月1日

分享

京都爵士情--YAMATOYA咖啡



無懼於晚上的寒風,及孤寂的街況,走在東山地鐵前往聖護院的東大路通上
只是一心想拜訪京都裏最有名的JAZZ名店YAMATOYA
藍色的招牌,擺在丸太町通上,店面和一般JAZZ PUB一樣
倨縮於一旁的巷子裏,感受到的,就是到那JAZZ PUB都一樣的熟悉感
灰暗,暗黃的壁燈,和矇矓的氛圍,像極了TOM WAITS裏的CLOSING TIME的感覺
推開了店門,偌大的入門廳室,擺著名機VITAVOX的喇叭,及中置的鋼琴
聞聲而來的,居然是熟到不能再熟的KOLN CONCERT
奔放不驥的琴聲,如流水般滑入門縫中,讓我推開門的手
瞬間呆滯了半分鐘,不能自已.
望著牆腳一旁留著八字鬍,厚著西裝的中年男子
帶著眼鏡裏的眼睛,是咪到不行了的陶醉
沉浸於Keith手上的音符,無法言語
這樣的感覺,我懂,也讓今晚的機緣,難忘在那門口被電到的1分鐘裏


店裏號稱8千多片的黑膠唱片,是老板熊代忠史自1970年成立至今所累積的成績
整個店裏的JAZZ,最讓人難忘,本來還有二樓的試聽室,也是"私語禁止"
二十年前關閉後,只剩一樓為主要營業場所
這樣的小店.執著的老板,也曾幫JAZZ大師CHICK COREA來京時安排住宿光臨之地
也是雜誌裏介紹日本最佳JAZZ晚間威士忌咖啡廳時,不能錯過的名店.

或許自己來時已晚,加上無法坐入抽煙區,只能遠望三個裝的滿滿的的黑膠唱片環繞櫃
聽著接下來老闆播放Big Band時代的JAZZ.又讓自己掉入大學時代,一起混同學家裏聽音樂的場景
直到11點半,不捨的和親切的老闆道晚安,結束這個難忘的緣份
在這京都最後一班電車的地鐵裏.


點了杯咖啡,老闆用了Wedgewood的杯具.
在京都老店喝咖啡,用高級適當的杯具,是店家常有的態度,這實在是最物超所值的投資


YAMAYATO的名片,上面打著Duke Ellington名曲,THING AIN'T WHAT THEY USED TO BE.天啊!


接近凌晨的杷枱,望著遠端的LP唱片櫃,没辦法,為了搭最後一班電車,只好忍痛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