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8日

分享

消失的日式宿舍--同安街裏的異空間


同安街,曾為城南最大的日式宿舍群之一,眾所皆知己被保護的歷史建築紀州庵,就被隱藏在鐵皮屋裏.當然被定義為戰後國語文學新社區的街區,於去年也成立了新的紀州庵新館,做為未來定期文學活動的新地標.但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記錄它,終究被政府保護的,總有歷史權力的解釋權,以後不人乏眾人記錄.此篇想記錄的,是緊鄰紀州庵新館對面,又一棟己被拆除的日式宿舍.其特殊的建築語彙和保存良好的屋況,讓人感嘆這些年來日式宿舍的凋零,政府公有財產空間的被凌虐,實在是到了慘不忍賭的地步.

2010年的花博,造就不少地方公有空間被催毀,尤以隸屬政府財產的日式宿舍,最為淒慘,在過往這些年裏,台北市被鐵皮封鎖等著出售給建商的宿舍,數都數不盡.而能像台大手上BOT出去給有心業者主導的青田七六的案例,又屈指可數.對公有歷史建物完全忽視歷史價值,對私有街屋或古厝民宅,完全採取要求私有屋主保護甚至不惜強制的措施,是這些年台北歷史空間記憶錯亂的最大寫照.

記錄這棟宿舍,是在參觀林海音展覽失望之餘,回首一望不小心的觀察巧遇.是個人對廢墟空間的好奇使然,也是異空間想像的作祟,讓我不顧門內可能已有的跳蚤和蛛網,掉入一棟戰前可能為日人官員宿舍,戰後為公職官員屈居的屋邸.人去樓空的窘境,空間定義的詮釋,在此己不重要.感受的,是那過往歷史演變下公有宿舍的交替,在現今時空所帶來的氛圍.現今公有日式宿舍的消失,其實也是一種再去化的過程.不只是對日式宿舍在地街區意義的去化,也是戰後38年來台官員宿舍的資本化.地區的連結,將於此完全斷繫.台北,看來正在邁入1925年街區改正後,另一次街區重整大破壞的變革裏.只是當時改正的日人,其施工做事的用心,以及為了改善衛生習慣的水溝工程所執行的街區改正,在都市近代化進程裏,還可以用"必要之惡"來解釋.但這波狀似放任建商共榮的"好好看"以及"都更",又會是怎樣的歷史結果,那就等著後代的台北人,一一的來批判吧.


這面洗石牆,實在非壯觀素雅,也算是和洋折衷下的一種元素風格.


進入庭院,折衷的日式宿舍,不只有戰前的和洋味,也有戰後滿滿的鐵窗味和現代的洗石風.


日式宿舍另一側,仍可見其梯字形的格局.讓室內各室都享有日照和通風的好條件,是日人在台宿舍建築裏,常會運用的手法.


玄關的入口,洗石對柱與大門,己是屬較晚期期的手法.


屋內一隅,仍可見一側隔間的和式"丸窗",仍被保留無變.


屋內己被掏空的實木地板,只剩柱樑支撐著.


主臥室內的天花板,標準和風洋館風格.對映一旁的菱形木門,呈現奇特的風情.


再見的凸窗,單縐的橫形線條,仍可看到粗細玻璃不同長寬的排列變化.


一旁的海報,是戰後時代的痕跡,跑車,賽車,速度的幻想,不同於舺艋大稻埕老街區裏本島人味.
看來戰後來台定居官員家庭的生活水平,被照顧的算是很不錯哩!


另一房間內和式實木的天花板.就没有那樣華麗了.


戰後己被壁紙重貼的牆壁,和原始的菱形玻璃木門,日式屋舍和國民眷村混搭時代風格,映入眼簾


滿滿垂直洗石線條的牆面.讓我的心立刻瞬間被震住.總覺的台灣現階段保留仍存的日式宿舍,不太同於日本境內的和式町屋風情.日式宿舍建築風格的研究,也因過往多為達官或公職人員的入住,讓這塊領域不易被了解.但這些年來見宿舍就拆的政策,己讓這70/80年以上的老宿舍,也很難再為未來研究的重要分析對象了.台北哪,加油啊!

11 則留言:

扮臥虎,何必藏龍 提到...

哇~你進去拍了不少照片,留下不少紀錄呢~讚!

Nick_du 提到...

去給蚊子當大餐 辛苦

Inhelix 提到...

倒没和你去拍廢墟辛苦咧!

jo 提到...

這樣子的外牆設計還真的是沒見過,色調雖然單調,線條卻充滿變化,
感覺要施做出這樣的洗石子牆面,技巧與功夫都不簡單。

Inhelix 提到...

單就直條線形洗石圍牆,就讓人驚豔,也曾看過類似的手法應用在街屋柱飾裏.再加上凸窗的玻璃變化和菱格洋館風的天花板,精彩度至少已算中等.和最近開幕的青田七六對比,另有一番風情.

妹 提到...

很像校倉造的變體

Inhelix 提到...

台灣的校倉造,可以在碩果僅存的蘇澳神社--台泥廠區裏的員工宿舍旁看的到,同樣是洗石紋,只不過是橫式的.這個紋路街屋常見.真有你的.

Inhelix 提到...

更正,應該說是台灣化成會社神社.詳見片倉先生的"台灣土地・日本表情"一書,或以下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BLUGREEN/12849748

Ming 提到...

丸窗和菱形窗是日本建築的產物還是洋化後的產物,我一直搞不太清楚!菱形在台灣傳統閩客建築裡好像都很少看見~~還有我非常討厭台北好好看,我松山家旁邊有一片很美的覆日本瓦的老倉庫(麥帥橋旁),在台北好好看被一夕幹掉了,我星期五深夜還有看到,星期日晚上就已經移平,而且還種樹了,速度之快讓我太訝異這種少見用心的辦事效率~可惜我跟你動作差多了,當時沒拍,想拍時連個碎磚破瓦都看不到>< 不然這倉庫絕對是松山少見的寶。

Inhelix 提到...

若論起源,丸窗應是中國唐宋時傳到日本去而讓日本轉化為極具民族特色的元素.菱格窗却是英國傳入日本洋館的傑作.而後內化成日本明治大正時期窗門和天花板上的重要元素(指的是菱形直格窗,不是方形或菱形倒R窗).至於好好看,只是燃燒城市的trick之一,整個破壞台北既有城市意象和美學的,是背後一連串公私不分的全面燃燒策略,長期觀察後,才真的讓人失望和無力.

Unknown 提到...

你留下了很棒的照片紀錄
我今年只有看到只有爛圍籬
跟空蕩蕩的基地雜草叢生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