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6日

分享

小學校的黃昏


旅行日本期間,拜訪不少建築空間.
最深感興趣的,就是所謂活化歷史空間建物是如何實踐?
尤其大面積公有空間的小學校,在日本面臨少子化的現象後(最近好像有好一點),
其命運最後是如何,實在令人好奇!


第一次遇到的小學校,是神戶的北野小學,因少子化與淡路的大地震,造成該小學停校.
但當地居民為了保存該社區共同的成長記憶,決定以社區之力來保存,並修改為北野工房.
提供北野TOR ROAD地區在地商品的展示販售與社區的交流空間.
已稍微損傷的建築教室,一間一間的被當成小店家來使用.
有地方重要的名產商店,也有在地的小文創店家來展售.
而偌大的操場,則被改為地方社區小巴發車的集合站場,
除了空間的再利用,也解決地方交通擁擠,觀光化人潮所帶來的不便!
除了商業誘因的進入外,也保留一間以前遺留下來的小教室,
維持相同的課桌椅,黑板與教室設施,讓人進入過往的小學時光記憶之中.
走在二樓的地皮上,老實木的地板嗄嗄作響,
仿佛回到了小時台北老社區裏的小學時光.


再來看看京都的小學校,京都不愧為文化之都,很多快要被廢校的小學校,
其空間再利用多朝博物館和藝術中心的方向前進.
位於五條烏丸的明倫小學校,也是飽受少子化的影响,加上地處市中心,
保存既有的社區共同記憶空間接(學校還是有在上課,只是人員非常少),
轉型為藝術中心,為在地提供不一樣文化發展的可能.
(其實小弟是為了這裏面的咖啡廳和那保存完整的教室順便前去的).
而另一間龍池小學校,轉型的更徹底,一半以上的空間,
全轉型為國際漫畫博物館,綠油油的人工草皮,讓學生與參觀的人,
可以恣意拿著和博物館商借的漫畫,或坐,或躺的在大草皮上,看到忘我.
這應是中小學反對看漫畫的台灣學校,完全無法想像的事!
(小學校的將來,居然是要靠漫畫,圖鴨來解救?)


不過也有最保守的學校共有記憶保存方式,
位於石川縣金澤的舊紫錦台中學校校舍,現己改為金沢くらしの博物館.
其專以當地過往庶民文化財的展示為中心,
蒐集不少當地過去明治/大正/昭和時期的庶民用品,極為有趣.
没有商業化的誘因,也不需要再另闢商業空間,
札札實實的定期辦活動展覽,服務市民.
不僅保存學校在過去的共同學習記憶空間,
也為地方多了一間當地的博物館.

看到這麼多的空間再應用,讓人想到台北市歷史悠久的建成小學校(後來為台北市政府),
要不是後來成為台北市政府(不是學校噢),而且要搬遷到東區新大樓去.
又遇上有心的陳市長,強力讓這保有老社區地方記憶的紅磚小學校,改成當代美術館.
不然老學校今天,極有可能被歸回建成國中或國小後,拆除改建新校舍,又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再看看現在台北市區裏的小學校,一棟一棟的改建,
要嘛增設游泳池,要嘛開挖停車場,再者又一大堆諸如資訊中心的新設備,
實不知己少子化的西區,為了這些需求要幹嘛?
雖說教育窮不能窮小孩,可是肥也不應肥這些學校和......吧?

而曾為老居民的學校學習記憶,也因一棟一棟的校舍改觀,而蕩然無存.
失根失憶的國民,實在莫過如此,想追憶小時的過往校園記憶,
在台北,看來只有在Facebook裏憑相片回憶矣!


歷經地震與少子化後的神戶北野小學校,現已成為地方觀光的資訊交通中心.


入內後才發現,小學校的樓梯扶牆,圓形露窗和早期台灣小學校的一樣哩!(見大龍國小)


專闢一室做為老教具和課桌椅的展示空間,加入歷史的老照片,以供回憶.


為了觀光節點的幫助,也另闢一間旅遊中心做為社區重要景點特產的服務簡介.


另一間京都明倫小學校,因建物保存完整,空間利用風格就又有所不同.


入內即可看到日本時代每個學校都有的二宮金次,揹薪苦讀成功的雕像.


明倫的校名,老舊的實木學校書櫃和光滑的老タイル,依舊服務人群!


高掛的老時鐘,謹訓學生們要守時的教誨,仍時時刻刻警示著老百姓.


當成藝術中心的校區,既有的三拱門,仍見早期低温釉燒的飾紋工藝.


拱圈的搭樓,和一旁現代風十足的教室,其實這樓學校比較有仿西班牙的風格.


看到二樓的實木地板與教室,又讓我快要感動的受不了.


學校也保留了一間早期的教室實體,發黃的課桌椅,老式的黑板,
重點是級任老師的辦公桌椅,正確的位置就是在那裏.


和台灣早期國民小學一樣的黑板與粉筆實木盒吔!


保留了一小間教室,給地區著名的老咖啡廳活化運用.


另一間京都的龍池小學校,更是有趣,己轉型成漫畫博物館,和學校共存.
而這跨張的ArtDeco昭和風的出挑,是當時日本風行的公有建築風格哩!


綠地,太陽,漫畫,博物館,學校,這種應用想來,台灣只會用在工業遺跡裏.
學校這種勢力龐大又保守的單位,在台灣,想都不要想.


老鐵線大門,要是在台灣,早就被當歹銅歹鐵拿去賣了.


位於金沢的くらしの博物館,又是另一種在日本最傳統保留建物的典型.


實木的玄關,實在是明治時期遺留下來大木匠與西化過程中,最典型的Hybrid混血精典建築.


玄關上的木造天花板.仍保存完整.


學校建物的基座,己開始運用紅磚混泥,來做為木作立面架設的基礎.


大門種了不少歷史悠久的老樹,和台灣相比,這些學校從不珍惜早期先人的植樹,能移則移.
要嘛以要開挖停車場為由,亂移一通,要嘛以要蓋游泳池為由,又快速拆除.
而那無牆化校園,和綠化校牆,更是讓人搖頭的空間理論與市政政策.


巨大完整的實木校舍,讓人感動,裏面展示不少民間庶民的物品.
最有趣的是入門口的雙櫃台(入內禁止拍照),看來極像台灣醫生館早期的實木掛號台.
好奇的詢問了當地的歐吉桑,才知這不是急救室的掛號台,
是早期明治時期,來學校讀書是要先繳錢的,繳完錢才能進去學校讀書.


果然這校園,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係發展博物館學校了.


不一樣的活化,不一樣的意義與結果,都代表地方政府的用心與目的.
每次看看別人,想想台北,我們被這些無知的媒體和權力金錢致上的學校,搞的我們是誰都不知道了.
朋友們,要你回去現在你小時讀過的學校,你還找的到你小時侯的記憶嗎?
我的己是完全找不到了,從國小,初中,到高中.

7 則留言:

franz10123 提到...

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viewtopic.php?f=5&t=16851

這是目前拋出的磚,希望能引出更多人關心那些不被注意的學校建築物

Camake 提到...

好用心的整理,借轉,謝謝~

Inhelix 提到...

Franz您好:NoooKami & Franz兄真是有心,不過台北市的小學校已經被淘洗的太厲害.没法度了!

franz10123 提到...

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viewtopic.php?f=5&t=19339

新竹現存的日本時代鋼筋混凝土校舍,大概僅次於台北
新竹國小還有五七桐紋的鐵窗(不知是否是古物)

Inhelix 提到...

風格來看,有像,但這可能要進一步再查証!
新竹自蔡市長下台後,對地方文化遺產的保存就非常的消極.新竹算是北台灣保留早期城市區塊最完整的城市,可惜老民宅留不住,北門街斷根,學校.....

扮臥虎,何必藏龍 提到...

好漂亮!這才是真的空間活化呀~
台灣先是蓋了一堆蚊子館,然後再來喊活化,簡直是… !#%@#$%^(*^%$#

隆興 提到...

您好: 我想借用此資料做些報告 不知可否 另外想請問一下日本還有哪些學校活化案例 謝謝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