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化街過台北橋的北段"北街右側"
教會建築迷人之處,在於樣式與普通傳統街屋,三合院及洋樓差異極大,再加上早期的紅磚教會及中期的洗石子教會,都強烈付予教會建築本土建材施作的時代感及過渡性.也更可以從中看到一個宗教如何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落地生根的努力及教化的可能.這可能就更涉及到文化史的範疇了.
迪化街後段的大橋教會,就是一個時代變遷下的縮影.成立於1885年的大橋教會,原名為枋隙教會,(位於大稻埕尾).乃因1875馬偕牧師所創立的大龍峒教會在中法戰爭被當地暴民損毁.進而利用劉巡撫所賠償的費用擇此地蓋起了枋隙教會.在後來之30年中教勢興旺,會友不敷使用,於是於1915年教會遷徙到台灣傳奇茶商李春生長老捐獻所蓋的大稻埕教會聚所.而原教堂便租給政府為日語傳習所.並於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租給迪化街有名的寶香齋餅店作工廠之用.但大戰之後,又遭逢和其它老教會一樣的問題,不是土地房屋被非法佔用,不然就是土地歸屬問題.一直到1986年才大抵訴訟完成.
該教會最主要的特色在於經歷了清領,日治一直到民國時期不同的宣教歷史,而教會內包含了三種不同時代風格的保留建築. 1885年賠償教會建築的右側還迄立在教堂內,再加上1963年重建的洗石子教堂,以及1980及2000年再加以整建的社區福利中心。整個歷史在被焚毁而又再建,再而經轉租又被佔據繼而又恢復傳教的戲劇過程.直是台灣教會發展的縮影.更重要的是,這個教會在1915年到1885年這30年間.正是大稻程茶商及外使館最常聚集的聚所,其內藏過去重要的歷史空間及特殊的地緣背景(長老教會在清末日初時在地方上所扮演的角色)實為極可以延伸的方向.每每拜訪這些教會.都強烈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讓一切都變成可能.
PS:採訪過程中,感謝盧牧師及黃詩婷會友的幫忙,讓我能進入教堂內部.看到最細微的部份.遮陽的紅空磚及拱型的大門
沿續早期寶塔造型的拱山牆及十字架
記住,這是有焚而不毀LOGO的教堂.至於NEC TAMEN CONSUMBATUR還在查証中
PS:NEC TAMEN CONSUMBATUR是拉丁文焚而不毁之意。又學了一課。
重建於1963年
標準50/60年代教堂的洗石子地板
牧道的講台及長老座椅
講台上直視的教堂大門
古老的風琴
教堂大門的拱型
嵌入的十字架,最喜歡這一張照片,好像被釘在上面的感覺
上下開的玻璃窗戶
後院有歲月的老榕樹
早已整過地給幼稚園用的水泥地
1885年時期僅剩的教堂右側小屋,漂亮的拱型窗戶
難怪是馬偕牧師的最愛
正面拍照的情景
教會還貼一張早期的繪畫以作為比對
右側的屋頂寶塔已消失殆盡,儘剩舊式紅瓦屋頂
左側的主日學教室
1980年新建的教室
漂亮擬希臘羅馬風格的柱子.不知這是日治時期還是1980年有修改過
正面旁的銅鐘.還依然高掛,只是己經没有再用了.
難得倘開的大門.
很靠近淡水河邊迪化街上,四處都是老角頭的範圍
檢視較大的地圖參考資料:
大稻程枋隙禮拜堂 教會史話http://www.laijohn.com/book6/587.htm教會沿革 大稻埕教會
http://www.geocities.com/tttpch/history.html#6做餅的人生-明天有夢:義美六十七http://www.ylib.com/Preview/default.asp?DocNo=150&SNO=637大橋教會 記憶.台北
http://blog.xuite.net/liangcw/blog/17651379The Buildings of Charlston Historic Charlston Foundation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GHBfBOdwsCkC&pg=PA263&dq=CONSUMBATUR&ei=lr9SSueEOI_IlQTShaH3DQ&hl=zh-TW參考書籍:臺灣歷史辭典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文
(一)大橋教會歷史篇 大橋教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