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
分享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鬧熱(2)幻化八爺
還記得小時侯5月13日城隍爺生,大稻埕家家戶戶都要拜拜和辦桌,
親朋好友都在這天回到大稻埕團聚,而這農曆的大稻埕鬧熱,
也是和5月祭端午節過後,正式公告夏天的到來.
而遶境鬧熱遊行裏的八爺,是對仙裏,讓我印象最深的.
或許小時曾被八爺拿餅賞過,也或許他没有七爺恐怖的長舌,
靈活的身軀,讓駕御神偶的使者,更能展現神采四射的活力 ,
廟前來回數次的答禮,精采回身的喬段
屏息眾生的觀注,瞬間小時的偶像,
化成幻羽般的神靈,獨舞敬天,又回相眾生.
行禮前獨行
真是精彩
八爺太激動了,大家在撿什麼東西?
兩個范將軍互相行禮,準備換人.
向城隍爺廟前行禮,來來回回好幾趟,不知是不是都没答應.
再走一次, 幻化的將軍.
走久了真的是很累!
廟前再次行禮.
再次起行!
2011年6月15日
分享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鬧熱(1)著驚馬號
想找太平町上三角窗的街角來拍攝遶境,味道是怎麼也不對,
索性遇到這對伯伯嬸嬸,帶著自己的一對可愛孫子,
站在歷史的三角窗上,看著歷久不衰遶境的遊行.
歸綏街到延平北路的交叉口,過往為太平町四町目,
為多年來霞海城隍爺遶境必經之地,張才,鄧南光等台灣老前輩,
没有一個不在這條太平町上,留下重要的大稻埕記憶.
想著百年城隍爺遶境的風華,看著已無法在歷史相簿裏辨識的街景.
對比又開始繁華起來的遶境,心中真是五味雜陳.
有趣的是,街角的祖父母,帶著小朋友鬥鬧熱,看到著驚馬馬號,
回想起小時曾為圓環大稻埕長大的我們,
何嘗也不是這樣度過有爺爺奶奶帶著看遶境的童年?
大稻埕的傳統文化傳承,也因為有這些堅持仍死守在地的長輩,
傳承百年來的看鬧熱傳統,讓活動得以持續下去.
也讓人相信新一代,長大後也不會忘記,讓他馬馬號的大面仙和煙焇味四溢的城隍爺生了.
小朋友馬馬號四部曲--1.阿公拉著小朋友和大面仙打招呼.
小朋友馬馬號四部曲--2.大面仙靠過來比手勢,握握手,小朋友立刻嚎啕大哭.
小朋友馬馬號四部曲--3.被阿公安撫後,一臉無辜,令人憐惜.
小朋友馬馬號四部曲--4.陣頭把大面仙掉下來的鹹光餅給小朋友吃,壓壓驚.免得驚著.
2011年6月8日
分享歷史人的中南糙米麩
這篇不是美食,也不是勸拜文,
終究網路上介紹這店家的文章己是够多.
但每每來拍這條老街區,總是看到中南糙米麩的年輕老闆.
身為一個歷史人,放下優渥的工作,回到老家.
守住這方寸間的三角窗,台中犂頭店老街的店面裏,
接下父親的老事業,整天與五穀為舞,熱火交融,汗流夾背.
戴著耳罩,隨著米PON機BON一聲,米香四處而洩.
用著最傳統的方法,服務這有需要的普羅大眾,
是佛心,也是禪定後的志業.
"你可以靠近一點,等一下要BON的時侯,才拍的到煙霧迷漫的畫面"
老闆親切熱心的告訴我什麼是最佳畫面,可我心裏確是滿滿滿的尊敬與感恩.
尊敬的,是這一代,仍有人願意彎下身來,一步一步照起工,不偷步的把老行業傳承下去.
就算眾人視之為黃昏產業,也一樣細心的勇往直前,不改老店舖的傳統性格.
感恩的是在這毒奶,塑化毒劑肆虐的台灣,我們還有這樣的糙米麩,來提供大眾不同的選擇.
老東西的價值,真不是新世代的速食及大賣場所能替代的.
"您怎没想到要把店面弄一下,這傳統好滋味,配合這老店,實在太可惜了"
"没法度,我整天BON這米麩,己没什麼時間,何況還要下原料招呼客人,那還有時間想這些"
是的,我喜歡這一代認真年輕人的專注,踏實,却又不取巧,
連米麩塑膠透明袋的包裝,都還維持上一代麵粉袋的圖案.
没有分店,為了服務老客人免的大老遠來回奔波,頂多多了電滙宅配的服務.
離開前買了三包的我們,看著玻璃窗上曾未被地震震壞過的山牆老照片,
和曾身為歷史人的故事,讓我看到的背影,
可以說是中部最認真,最令人尊敬的新一代好男人,正一步步傳承這台灣好滋味,
尤其在這己不知什麼東西可以吃的台灣.
PS:米麩這"麩"字是錯的,應該是米字旁而不是"麵"字旁.因為是用米BON的,所以是米字邊,因找不到米字邊的"夫",所以只好用"麩"替代了.
2011年6月3日
分享基隆神社旁的恐龍溜滑梯
基隆,真是神奇的地方,記得小學有一次去基隆的中正公園遠足,
坐那遊覽車到山上觀音像前,老師好似放牛吃草一般放任小朋友野餐奔跑.
長大後才知原來那裏是中正公園,而其開頭的忠烈祠是日本時代的基隆神社.
不過上次去基隆,最讓我在這小丘陵區裏好奇的,倒不是神社遺址,
而是中央親子樂園旁的恐龍溜滑梯.
基隆這溜滑梯很怪,也很有趣.除了溜滑梯這設施,和整個五花八門的恐龍外,
肚子裏還可以玩捉迷藏,以及後面還有一堆的十二生肖,實在很詭異.
本來從山上走下來,以為這裏是否又是一座廢墟樂園,進來之後才發覺,
功能完全如常,且還很受小朋友的歡迎.
尤其那右側由三層樓尾巴開始延伸下來的滑道,其刺激性對小朋友而言,真是一大吸引力.
若能妥善好好再利用這恐龍,代表基隆,相信吸引來基隆的人,就不會只有基隆夜市而已.
也真心希望台灣,能多給小朋友更多遊戲親和的空間.
不然每天看到小朋友被褓姆帶在家裏没處去,也真是無力呢!
這隻恐龍還真是蠻大的,其頭上的鳥籠,似乎也反應"基隆"早期為雞籠名稱之原意.
三線道的洗石滑梯,規模也算不小.
左側的樓梯,好似捉迷藏一般,走在龍背麒上,很是特別.
右側的樓梯,則提供另一種高達三層變化的滑道,讓學童過癮.
排成一排的十二生肖,等著給等待的小朋友玩
看到這龍頭,真懷疑這倒底是誰設計的?實在是很有創意.
龍頭背部有落成的碑文,揭式成立於民國63年,由基隆市南區扶輪社捐贈.
一旁的十二生肖和有腳爪的龍身捉迷藏空間
没錯,龍尾巴麒上,也是滑道.
小朋友真的玩的不亦樂乎,不過過小的小朋友,溜三層樓滑道時,最好有人陪噢.
樂園裏另一座洗石溜滑梯,外加樓梯蓋在山坡上.
又一座溜滑梯,真是喜愛玩溜滑梯的樂園咧
這次大象不給騎也不給溜,不好意思
原來樂園內的設施除了那恐龍外,多半是韓國,香港,基隆中央區獅子會捐贈的
下山的這樓梯,証明是神社的遺跡
信一路上市立醫院的牌樓,懷疑是日本時期基隆神社參道入口的左右對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