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3日
分享傳藝中心的紅磚牆
宜蘭傳藝中心裏,其實是另一個大型的老街區展覽場,
各種新的老街主題場景,透過擬舊的街屋,讓人想像回到過往的歲月裏.
在那個傳藝剛成立的年代,其目的,算是策略性的想啟發百姓,
讓己漸漸被遺忘的老街文化與共同記憶,一一被找尋回來,
雖然都是新的街屋,倒也名正言順的搞起觀光,
不用在乎街屋歷史追尋與文化遺產保護的事,
直接,簡單,又有階段性意義.
不過本文並不想談論裏頭人與空間和園區的關係(反正就是一個樂園),
而是想和大家分享這個立於園區內的雕塑作品,童年.
紅磚的圍牆,矗立了三尊不同姿態的小朋友,或爬,或立,或鑽,或看.
神情隱晦,却又呈現出不小的童趣.
讓不少小朋友,每每經過,都好奇的把玩一番.
真也算的上"類兒童樂園"裏,少數精彩又不失主題趣味的公共雕塑品.
父母看到小朋友,也拍的很High.
身材都長的差不多,摸摸頭,拍拍肩膀,好像好朋友一樣,
看來現在的少子化,讓家中的小朋友,少了舊時童伴的喜悅.
爬上紅磚牆上的小孩,指著的是各廳的節目表.
2012年6月20日
分享新意的獅座象座
記得一年古曆新年,拿著相機在台南的廟裏亂拍,
結果在石柱上拍到了天使(有個香港到美國的牧師說是飛天?).
好奇的我,一時掉入了中西文化交流(應該稱東西才對)興奮與懷疑的氛圍之中,
也栽入了圖騰的探查與深探裏.
後來才發現台灣的廟宇裏太多"達文西密碼",
觀賞查幽之餘(其實在廟裏,我一直再找的是非東方元素的東西),
總覺得怎麼自學,都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
全然不是我們這種中國文化造詣差勁的民間人士所能理解.
不過廟裏斗拱上安的獅座與象座,向來是每次去廟宇必拍的元素.
各個廟宇風格不盡相同,但若有獅座與象座作品,
一定是最容易讓人印象深刻又難忘的標記.
尤其早期木作的廟宇,獅象座的雕工,精細不假他手.
常可看出師傅的路數,也成為廟裏最容易被判別的標記.
不過,這篇倒不想討論廟宇裏的木作獅象座.
而想討論的是,40/50年代以後的洗石街屋,
其立面除了開模印花下的制式西洋花草模外,
尚可見以傳統獅象座為變化的街屋.
其承繼了廟宇裏的象座獅座的元素,
反映出獅座的避邪與象座的穩重,
實在是歷史華麗風格街屋,過渡到現代主義街屋過程中,
最為本土,但也轉形的最為傳神的裝飾風.
在北台灣老街屋人人喊都更的年代,真不知還能被屋主保留到何時?
台南天公廟裏的獅象座,仔細一看屁股上都有小人.
象座上有戴西洋帽的仕紳,獅座上的,則有一金童.
總趕宮的象座,很少看到如此兇悍的象座.
總趕宮一旁的獅座,和其它的獅座比較起來,發福不少!
屏東宗聖公祠的象座,混厚有力又秀緻.
西螺祟遠堂的獅象座,雕功精細華麗多彩(有人說如麻花一樣不好看,太滿了)!
大天后宮,獅座象座細緻又有節奏.
進入現代化的洗石街屋的私人空間裏,呈現出水平帶上裝飾趣味的泥塑造形.
仔細觀察其風格,反而比較類似西洋獅的味道(可以比較大阪的難波橋),
說是獅座是有點離題,但台灣日本時代這種風格的洗石獅子,
在地方仕紳的民宅豪邸裏,可是相當常見!
(没錯,這街屋是要避煞!門口正對面就是瑞芳的T字路,已被拆除蓋大樓了)
最有現代裝飾風又結合台灣本土傳統巧思的,就是這長鼻象泥塑!
長的既像溜滑梯的洗石大象風,又繼承廟宇象座的裝飾元素,
融入現代私人生活空間的表現情趣,且把長鼻融入三連窗街屋的間柱之中.
真是戰後難得有趣又作工精細的老街屋.
2012年6月17日
分享華德福--哈姆雷特(4)畢業的舞台
星期六的晚上,疾行於公路,從台北直奔學校,迫不急待的想目睹這群孩子努力的果實.
昏暗的天空下,入門的邀請海報,似也讓人期待會是怎樣的一晚?
回想著那引導成員自我調整,想像可能的預演,
粗糙且在摸索中的情結,與混沌未明的氛圍,
都要在這天,全部驗收呈現.
是壓力,也是自我實現的過程,
不同的是,没有制式要求下的哈姆雷特,又會是怎樣的回相?
觀前數分鐘,各方家長親屬,一一就定了位,仔細觀察,
其實都已是很有學習共識的家庭,累積了9年來一路過來的心情,
期待這不同制式的學校,給予一個獨立成長的心靈,結下令人滿意的果實.
篤定,尊重,自信,快樂,似乎是台下家長群裏感受到的氣息.
也驗証了華德福,教育(Education)與學習,不是只有孩子,家長也是需要同時成長的要員!
開始的佈景,華麗的劇服,配合的燈光,引導情緒的劇情,
在這四處田野的地方學校裏,讓我吃驚.
吃驚於這些孩子,完全超過我對這年紀該有的想像,
不是才這星期三零零散散的預演,怎全如此讓人意料之外的順暢?
唱不上去的女聆,今天怎那麼有勇氣,一氣呵成,亳無怯場?
背不下去的台詞,怎這下又全都流暢無比,語中更帶出應有的情緒?
本無著落的劇服,又是誰的巧思,一一的在發表的今天,展現了出來?
本在台下拿刀嘶殺玩耍的王子,這會怎變的如此英挺,正經的扮演了起來?
一連串的驚豔,實在讓人產生太多的疑惑?
也讓這没有課本,没有教鞭,没有操場的學校,給了我太多的啟示?
星期六的夜晚,台下的家長,己迫不急待的等著畢業公演的開始.
國王與母后的婚禮,眾臣子共相道賀,而這些服裝,却全是學生自己想辦法調度來的.
王子好友們,急忙告知遇到被害父王的魑魅,盤倨在山中不去.
王子與已成魑魅父王的對話,是恨懟與復仇的起源.
輔佐國王的普隆涅斯大臣,與國王母后,未來要面對的,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殘酷殺戮.
現實世界裏,將要畢業的這些孩子,又何嚐不是要面對更嚴峻的學習未來?
夢境,死神,魑魅,毒藥,這一幕讓人驚豔的服裝與意境,讓人聯想到柏格曼的第七封印和雲門的水月.
與母后的辯解,和普隆大臣的刺殺,復仇王子的哈姆雷特,
內心到底是對母后改嫁的怨懟,還是如同佛洛依德說的,弒父情結的肇端?
超乎想像的國王,15歲的身軀,居然心裏長的是城府深沉,心思細密的靈魂.
這個奇特的角色,華德福,你到底是灌概了什麼養份呢?實在讓我驚奇了一整晚!
這次的觀賞,最令人預料之外的,是奧菲莉亞,居然出現了一小段女聆的變奏,
大胆又直帥的唱出對王子的深情與王子復仇怒火下無法容納的愛情.
這實在是太.....煽情了啊! 原始莎劇是没有這一段的啊!
預演的紅色布幔,換成了藍色,我永遠無法想像,
三天內,孩子們可以一變再變三變,最後還能真做出如此對味的布景.
情緒,聲調,與觀眾的對應,這位國王,實在是今晚最讓人驚奇的人物.
怒氣復仇下的王子,對大臣之女,未來的妻子的自殺,己無心再戀.
復仇的王子,報殺父之復仇的大臣之子,陰沉的國王,愛子心切的母后
全在死神的安排下,互殘荼毒至死.最後的皇冠,交到了好友霍雷修手中.
謝幕時,歡喜鼓舞迎接公演的結束,音樂,燈光,服裝,布景,一一介紹,缺一不可.
原來孩子們身兼數職,武藝樣樣精通.
結束前,細細回想過程的種種,
哈姆雷特,一齣以突破成長歷程著名的舞台劇,
本以為應是心理強度够厚的高中或大學生,才會挑戰成功的劇本,
居然在慈心華德福,就這樣讓9年級的學生跨了過去.
心中對這所學校的好奇,又更加深了一層完全不可思議的想像.
在答謝老師的邀請觀賞,夜奔回台北的高速公路上,
那頂被垂死邊緣的王子,深抱懷中的紅色皇冠,
一直深刻的在腦海裏盤踞著.
經過了交流道進入了台北的紅綠燈後,才深刻的体認到.
原來世上的紛紛擾擾,現行教育制度的千奇百怪,
讓這已斬斷千絲萬縷的哈姆雷特,將心中純潔無上的皇冠,
獻給這過去9年來,以體諒,尊重,互信,激勵又信任為準則的學校
一個最後的畢業禮物啊!
2012年6月13日
分享華德福--哈姆雷特(3)黑白下的靈魂
預演時,一直想像,到底同學心裏在想什麼?
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還是有聽没有到,亦或是船到橋頭自然直?
還是老師私卡也很煩?(看來老師很尊敬同學的意見哩!)
亦或正值9年級青春期的同學,實在也無意去在乎這公演?
只是心掛升學?畢業?同學分離?
還是儘管擁有看似大人般壯碩的體魄,其實還是15歲的靈魂呢?
近距離觀察和交談,才知這些同學,實在超乎我的想像.
看似散亂的節奏,慵懶的氣氛,在老師一一的排序下,似乎又有了順次.
後台裏一個個漫無目的的靈魂,在魔棒的指揮下,又可以立刻回神,
整個下午的觀摩,實在很懷疑同學的潛能,到底可以被激發到何種程度?
反覆師生間劇場表演的溝通,讓人想起莎劇之所以會成為精典,
既是在這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下,
以各種不同的觀點,賦予劇中人物不同的意涵!
若是如此,那師生間自由無邊的意見交流,協調
看似無厘頭,却又不著邊際的奇想,不也可能造成不一樣的新意呢?
私下聊天,才知很多學生不是在地宜蘭冬山的學生,而是來自宜蘭縣各地的子弟,
上下學通車,少則半個鐘頭,長則上1小時,是集寵愛資源於一身的台北都市,所無法想像的.
有的住在台北的家長,想讓自己的子弟,多一份不同於台北制式學制的選擇,
想經設法的來到學校,租用附近的民宅,只想讓家中子弟,看看有没有可能打開不一樣的未來.
也因如此讓人實在好奇,這些與原來鄉村差異頗大的地方學校,
到底能帶給這些來自四面八方,成長中的靈魂,怎樣的火花?
一想到在這鄉間偌大的綠建築中,15歲的同學們,
正在排演16,17世紀的莎翁名劇,
四處空曠的校園,環形般無燈無電的劇場,
仿拂人們坐著時光機,回到16,17世紀時英國的田野劇院!
哈姆雷特的預演,在黑白的光影下,絕對的色彩,靈魂散發的能量,
這時的哈姆雷特,會是英國文學戀母弒父情結下的繼承版,
還是已轉化為台灣文化,如入鄉野般,再創新文化火花的混合版?
結果如何,實在讓人期待.
下一個,會是真我嗎?
這扇窗,有辦法跨過去嗎?
面對未來的公演,勤練的武藝,應該用的上吧!
鋼琴下的沉思的靈魂,是還没上場的士兵!
無懼專注的燈光與聲控,誰說他們不專業.
就算一旁看似漫散的同學,其實是專心的在做紀錄的!
2012年6月9日
分享華德福--哈姆雷特(2)預演的舞台
下午,趁著没人租借的空檔,來到這棟通風無比,室內亳無廊柱的新禮堂.
没有空調,也沒有電扇,入內一律脫鞋,九年級的星期六,就是在這裏表演.
一股腦兒被四週的落地窗所吸引,
明亮的地板,著實與對面廢棄紋子館再利用的校室,呈現明顯的對比.
有趣的配置與氛圍,讓人對接下來的彩排,抱持著不小的期待.
在這奇幻的劇場空間裏,老師,己由早上的溝通協調者,變成了果斷執行的導演,
而同學們,仍然自我摸索,遵循著自己看來不知所以的步伐,四處游蕩.
布幕,淡入,走位,對戰,台詞,換景,燈光,音樂,淡出,謝幕,
一節一節的排演,一步一步的Role Play,直到没有演練的盡頭,
導演與演員間的交流,幕後等待人員的無趣,
有時即要暴發對立的氣息,又時而順暢無比的排演,
交錯出一幕一幕既詭異,又成熟的影像.
是空間感使然,還是同學年齡差異的作祟,很難一一的解釋.
3點半下課前的節奏,讓人看不到結束完成的可能.
若以過去的經驗,老師或許應及早設定目標,早早要求同學配合進度與時間.
此時盤繞在心中的急躁,反而在此是讓人覺得可笑的.
老師都不急了,學生也很自在,我們在旁觀察的人,窮緊張什麼呢?
同學,公演快到了,總不能..開..天..窗..吧?
偌大的空間,這是最後一次的彩排嗎?
全部自己來的背景布幔,很難想像,這是九年級的畢業作品!
燈光下的舞台後,思索的,又會是哈姆雷特怎樣的下一步?
此時的哈姆雷特,突然被父王的鬼影上了身?
偌大的布幔,是同學和老師共同的傑作!
這棟新的綠建築,我看到的建材利用,是另一種在地有機廢物循環的使用.
雖然風格完全不同於既有的舊校舍,精神却屬一致,
廢墟的空間再利用與有機既有廢物當成綠建築主要建材.
(這些建築觀察,待續擇篇再論)
後台的控音與燈光,一點細節也不馬虎.
丹麥國王與母后,正在為哈姆雷特煩腦.
看來導演老師煩腦的,也不會只有,一個!
另一對母后與國王?是的,不是只有一批演員,學生們的表演是輪著演的role play.
台下等待的同學,已和光影下的綠建築,一起共舞!
哭喊殺父仇人的哈姆雷特,在未來的路途上,要如何面對另一個真實的世界?
謝幕前的整隊,和時間差的配合,都要細細演練!
一再一再的實際配合,為的是畢業公演時,美好的果實.
在這明亮無比的舞台上,明天的世界,是否會更加光亮?
還是如同這舞台劇哈姆雷特一樣,弒父戀母,是要弒去這過往教育觀念的牽絆,
讓同學依循自己無窮的可能,自由無限的發展呢?
結果如何,同學,星期六就看你們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