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分享

年末建成圓環一遊



連假的第一天,意外的出了個大太陽,
本要下南部因氣侯的突變,頓時不知所措.
索興一個早上,回到小時的圓環,
看看這些老街屋朋友,是否健在?
果然,新時代的圓環,已開始進入不同的氛圍.
庶民的老街屋,在此已無發言的位置.
拆掉的,變成摩天大樓,以及藝廊.
被保護的,成了木乃伊奇幻般的展示中心,
還没拆的,都貼了帆布條,等著被都更.
那種地產蠢蠢欲動的浮躁,走在路上隨便都感受的到.

一路上,
到處都可看到,推著資源回收車的在地人,航向回收中心.
行經法主公路口,
也曾遇到手拿マップ ガイド的日本遊客,在尋找歷史,庶民的身影.
四處的工地,怪手,帆布看板,
Firing的城市,終於最後還是會來吞噬這最後的一塊庶民聖地.
而經歷日本時代新社區的與起,
戰後驚恐萬分,家家戶戶門檻緊閉的恐怖時代.
到經濟起飛,小吃露店林立,庶民美食聞名的圓環
未來,看來是鐵定走入文創天龍風的新天地.
但歷史,又在那裏呢?

圓環,謝謝你陪我渡過小時最甜蜜的孩童時光.
而過往的庶民風華的時光片羽,
看來只能永遠存活在我的記憶裏.


八角窗,還能有多少時光?


ホテル,看來也要都更再見了.


百年孤寂的巷弄,看來只剩下文史導覽人員的大聲公.
但那樣的歷史,是真,還是假,是庶民,還是精英?


巷內年歲已久的竹節管,不用解剖,也不用重新製作的像拱搥一樣,
扎扎實實的告訴路過的人們,什麼是生活的美學.


五條通口,歷史面牆的街屋,正被怪手,
如同被機器昆蟲吞噬般,一塊一塊的拆吃入肚.
您可知曉,這裏曾為裕仁太子來台時,
所設立的歡迎唐人牌樓入口.
也是戰後台灣光復時,張燈結彩喜洋洋的布牌重要場景.


摩天高樓的天龍生活,或許真是整個社會努力在追求的?


蓬萊閣口的現代街屋,不知是否也會......


南洋傳回台灣的洗石子+嵌銅線工藝,又那是人行道好好看有辦法比擬的.


碩果僅存的戰後馬賽克街屋,充滿了日本遺留下來細緻工藝的氣息.
實在是40年代,古典,和洋,台灣店家商號裝飾趣味的精典.


15+1,圓環藝勢力,這條文創風,讓我對圓環越來越陌生了.


日本時代,曾是阿媽拍攝寫真的圓環寫真館,已然高樓矗立,
看來圓環是已經,回不去了....


2012年12月30日

分享

竹南慈祐宮的大正藝術


出外街屋出草,若遇天氣不佳時,除了拍大象外,
就是躲到廟裏,尋找是否仍保存過往東西方文化相遇時所碰出來的火花.
竹南中港的慈祐宮,重建於大正年間,也是台灣大正富庶年代裏,
精彩修廟殿堂的年代產物;各種精彩的木作,石雕,均完成於當時,
除了早期清朝遺留下來的少數遺跡外,這座廟中間重要的三川殿等
均是以大正時期重修為依據的美學基礎,而被保留讚賞.
不過有趣的是,廟方所提之簡介,全重心放在清朝與民國,
這種廟方斷代記憶的文化導覽現象,充斥在台灣現存的各寺廟中.
而且近來詮釋方向,更有嚴重傾斜之慮,
實在是台灣文化自覺中,最大的反面教材現象.

當然,我還是來找西洋人的,看看除了被人說荷蘭人憨番扛樑的趣味外,
是否尚有其它日本時代,引入摩登大正風的木雕或石雕趣品.
果然在入口三川殿屋角下,各有著一對有趣的西洋仕紳淑女,和一對穿燕尾服的官員.
大正摩登時代,匠師庶民對近代化的嚮往,充份表現在地方的廟寺裏.
這現象才是現階段台灣廟寺趣味裏,最值得深思又探討保護的.
可惜放眼現在,已没什麼人再研究這所剩無幾的趣味.
只有深識此道的愛好者,自我咀嚼一番.
或許,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廟堂前,這洋人日本鬼子的玩意兒,
可能不值一提吧!


標準"仁丹"造形的八字鬍.手裏,應是提著"卡棒"吧!


現有廟堂中,除了中國忠孝節義的故事外,很少會出現的女士戲文.
而這少見的西洋淑女石雕,更是難能可貴.


哈哈,男高音帕華洛帝出現了.....


站在傳統戲文人物旁的西洋近代人,如同巨人一般,
你還會說他是繼承憨蕃被罰扛柱頂旳意思嗎?


廟裏木雕作品也是很讚,這隻咬著錢幣的三腳蟾蜍,也是精典.


另一隻咬錢幣的三腳蟾蜍,竹南慈祐宮讓人不容小覷啊!

2012年11月4日

分享

溜滑梯.大象


四處走走時,有時為了要等太陽,或找個地方休息,
會躲到小學校或公園,稍微喘氣休息.
進入這每個人小時的過往空間,
三不五時就老毛病又犯,四處拍拍,看有没有有趣的東東.
當然溜滑梯,是一定不會錯過的玩意,
尤其老一代的溜滑梯,洗石子精細的立面,
加上磨石子的滑道,一旁時代的標語,
是歷史的見証,台灣的精神,
還是一句老話,
希望這些溜滑梯,能長長久久.
也希望各單位,不要在它身上畫來畫去,
圖鴨自以為KUSO,拜託拜託啦!


早期的大象,一旁的洗石座墊立面上,總有不少標語.


三線道的溜滑梯,也算中規中舉.


太陽照射的一面,完全可以看出早期洗石子做工的精細.



30年前的作品,團結,合作,少數大象背上書法如此混厚有力.


另一處隱藏於公園林蔭中的大象


它可是二隻,加起來六線道哩!


林蔭下,光影四處搖晃的象耳,好神秘啊!


這樣的公園,還有悠久的大象,真是愜意.


當然,有大象没有小朋友,那叫大象溜滑梯呢?


大象溜滑梯,永遠都是小朋友的好朋友.
也希望這地方小學上的特色,不要再被亂塗一通的KUSO給搞濫了啊!

2012年10月5日

分享

無線南洋的台灣--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秋初之際,下了趟南部,拜訪了未曾謀面的網友,順便找尋了一些等了好久想查証的街屋.
結果時間得宜,多了點時間,順道拜訪已經肖想好久,日本時代的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聞名文史界已有一段時間的場域,如同一個凍結的時間,被硬拉回到40/50年前的空間裏.
白色恐怖的明德訓練班,更早期的日軍南洋發射電信的大總站.密碼般的圓形地理空間.
實在是最標準的異化空間的最佳展現場域.
放眼台灣現存的空間,應很難再有這般讓人驚嘆的歷史場景.

廢墟,軍事,白色恐怖,被凝結的氛圍,如同掉入異次元歷史時空的深刻經驗.
難得的成為南台灣日本時代遺留下來最保貴的軍事遺產.
(不知未開放的高雄左營軍港,是不是還有什麼神奇的場域?)
為當時日本前三大的無線電信所之一的海軍鳳山,歷經了將近100年,保存之今.
厚實無比的防暴鐵門,與日本當地現存的軍事遺址,絲亳不遜色.
更重要的是,現今仍没有被規劃為最流行的古蹟空間再利用,
一五一十的原汁呈現過去使用時原來狀況的場景.
寂與空的回響,歷史過往場景的回相,讓一些朋友認為太過陰沉,
不恐冒然前往. 但仔細一想,這高雄的寶貝,躲過了如同衛武營般文創中心的大開發,
靜靜的等待一側,讓人發掘,抑望.
不論過往曾為南洋戰爭的總發報所,或戰後時期的白色恐怖,
讓以相機一窺此景的我,心中只有尊敬,與憐憫.
它不應被遺忘,也不應再被異化解釋為文創的奇怪場域.
它,就是它,它本來就是那樣.
想探察的,也不就是它原來的樣子而己嗎? 

多次拜訪雷同的場域,從一開始的不知所以,
到後來能安然自處,從空的境域,掉入自我對話的與環境對話的心靈.
松菸,華山,北投台鐵員工訓練中心一旁的宿舍群,同安街的宿舍等.
一一的讓自己不小心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或許歷史的真相,就在這世界的另一頭也說不定哩!
而自己,也早已在這場景的探索裏,了解了歷史,
也超脫進入了世界的另一個盡頭.



騎乘著機車,不熟鳳山的我,居然還騎到了大寮的鳳梨田裏, 問了人家,花了一個多鐘頭才找到,這一放機車下來的場景.


馬桶,白磁浴缸,小時洗澡恐懼症的景像來源.


一間一間房間的上下推拉日式大正窗,底的氣窗,讓人想到了小時侯的紅磚蓬萊國小.


連串不停的通風空間,實木天花板與氣窗孔.真是原汁原味的紅磚大正建築啊!


寬敞的走廊空間,讓南台灣烈日日照導致屋內過熱的現象,得以舒緩.


一旁廣大的草皮,有著本被植樹已久的園圃,一旁仍可看到水泥砌塑的梅花與..........


讓人心動的紅磚水塔,原汁原味.要是被煉瓦迷看到了,一定驚聲尖叫連連.


塔內的水泥砌空間與圓孔窗.


一旁木造的廊道.讓人想起台南成功大學後面的衛戌病院與鐵道部


最讓人震撼的碉保,一旁無數斑駁的防暴門立面場景與建築,和日本當時現存的軍事遺產的鐵門,


碉堡內如同時光繸道般,大到讓人迷惑


雕保另一側的正面,仍可以看到早期遺留下來高壓電線下阻絕電流的礙子.

圓拱形的大碉堡,那仍然活動左右推拉的玻璃實木門,上方的天車,實在令人讚嘆!


一時又入了空,想起以前在松菸倉庫裏,和光影捉對對玩的抓影遊戲.


鼓起勇氣,爬上了剛去完雜草的碉堡台階,由上往下看,才發現有4顆厚生鐵的圓圈柱,埋在地下. 會不會是日本時期本為發信電報的電線鐵柱呢?


一旁已長滿整個防空洞的歷史巨榕,台北華山車站對面也有一座. 看來當初為了要防美軍轟炸,所蓋的防空洞,為了遮庇,四處所種的小榕樹. 現己都成了大樹,也成了辨別防空同時的好標記.


本還矗立完好的電塔,如今己倒塌於一旁了.


越過了現在的大草原,本想就此閃人,没想到一轉遇見了一個小門,門內出現了格局十字的電台.

 
這電台也太讓人吃驚,那厚到不能再厚的防爆門, 要不是年紀稍長,己不太能承受跳蚤與驚恐,
不然小弟一定照常混入,一探究竟.


就算不入內,看到這些斑駁的鐵門與時間淘洗過的水泥牆,奇想的結果, 還誤以為現代主義的清水模,搞不好就是軍事設施下建築元素的啟發.

 
最後一眼,是大門口的"永遠忠誠",21世紀後的台灣,我們却不知未來要對誰忠誠,還有需要忠誠給誰?

延伸閱讀: 想進一步了解其過往精彩輝煌歷史的朋友,請參閱以下連結.
林小昇 鳳山海軍無線電信所 第一送信所
 維科百基 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鐵道時光.氣象時間 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