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分享黃金大稻埕的夕陽
我承認,我對大稻埕有一種眷戀,尤其黃金大稻埕這五個字,代表的是童年的寶貴時光,大稻埕裏的繁華過往,更甚者,夕陽西下後,落日餘暉打在淡水河面反射到早期紅磚老街屋的一片金黃,是老街區裏難以忘懷的地景記憶.
為什麼大稻埕的夕陽這麼惹人疼憐?親身感受過大稻埕夕陽的人,總能說它個濤濤不絕.
不管是色彩的多變,觀音與大屯山嶽中淡水入東的廣濶,或是對岸三重天際線上的起伏,
以及多變的四季節氣變化,都讓人感受到那大稻埕夕陽的多變,真是叫人嘆為觀止.
有名大稻埕的金黃夕陽,早期一直和鐵橋算是大稻埕的重要景色,其夕陽餘暉打在河岸上
和早期的台北鐵橋相呼應,算是台灣少見的美景,1930年入選台展的蔡雪溪"扒龍船"
更是把當時各種市民和當時夕陽下扒龍船的景緻,全都聲動的透過東洋繆筆畫,
畫入了這著名的畫作裏.
自認拍攝大自然美妙的能力實在非常肉腳
不過今天在大稻埕港邊所看到的夕陽,實在非常的特別,
本來白天無雲晴空萬里,到了下午五點開始起了風帶了雲,想說今天應該看不到待會的黃金夕陽秀了.
没想到突然太陽好像黃澄澄的鴨蛋似的,突然從烏雲上掉了下來,然後又掉入了三重的天際線裏,
這種上下夾鴨蛋的夕陽,我還真是第一次看到,
雖然三重天際上己不如小時侯一片平坦的平原,而大稻埕河提邊,也再看不到綿延不斷的紅磚瓦房,
而台北橋也早已不見其雄偉的英姿,但不變的大稻埕金黃夕陽,還是天天上演給我們欣賞.
黃金大稻埕,實在是台北的寶貝啊!
鴨蛋從烏雲裏掉了下來
開始進入金黃遍灑淡水河面的大稻埕
鴨蛋没入三重天際線後的餘暉
一個月天氣無雲下拍的大屯山淡水河景
是的,你没看錯,我拍成了六角星形的太陽!冏!
波光潾潾,每次看到夕陽的湖面,眼腈都不忍離開
鴨蛋没入天際線後著火似的三重,岸邊阿伯說這是萬國國旗(光芒),我倒覺的有像Hollywood電影的海報.
2010年9月22日
分享圓環公車站牌邊寶珠仔的煙攤
寶珠仔阿婆是外婆自年輕時一起來圓環工作的好親戚,
和外婆一樣都是從青潭坐新店線火車到圓環打拼的小姑娘,
煙攤座立在圓環邊公車站牌旁亭仔腳的柱子下,小小的木頭牆架上,
香煙被夾在釘有收縮帶的木櫃上,一包一包的展示,
各種35啦,峰啦進口牌子的都有,當然台灣的長壽在當時還是最多人買的本地煙.
古意頭仔木椅旁的綠色雜物櫃,堆著一堆老式打火機所需要的瓦斯罐,
紅心打火石,還有公車巴士的車票和冷氣巴士的銅幣
當然有時一旁書報攤上當然還擺放著等著賣出去的報張雜誌,讓一旁等公車的乘客稍可一解無聊時光
不過後來為了增加收入,也開始漸漸做起檳榔攤的生意.
最記得一到傍晚的時光,天色漸暗,吊在牆壁上的電火球,散發出淡淡的幽光,
温柔的光線,照耀在寶珠仔阿婆蒼白的髮頂上,看著她拿著刮刀,從古銅色的便當盒裏,
挖出些許紅灰,抺在一粒粒已被剖肚的檳榔心裏.耳邊一旁的拉幾又,傳來陣陣台語歌曲的聲音,
再加上南京西路圓環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公車,形成一幅老街區裏既傳統又都市的影像
當然冬天亭仔腳冷風陣陣,也看過阿婆拿著火爐,坐在一旁的藤椅上,織起毛線.
寶珠仔阿婆其實是個性情温和的人,下完課在圓環邊四處趴趴走的我,常常有空就去她的煙攤玩.
一方面那裏任何可以玩的,阿婆都不會拒絕,
另一方面每次去找阿婆,三不五時都有黃色硬盒的芝蘭口香糖可以吃.
或許早期和外公外婆的關係,讓我這個孫子享有無限的特權,
也或許阿婆自己也很疼小朋友,也很喜歡有小朋友作伴
再加上三不五時外公會叫我拿著"ライタ-"去給阿婆換打火石和灌瓦斯
阿婆那個煙攤就變成小時三不五時去溜答的場所
而那小時煙攤的印象,也隨著外公移居到大龍峒而越來越模糊
直到上了高中,知道了法主公外林江邁煙攤衝突事件後,
才開始讓我又回想起小時在寶珠阿婆煙攤裏的時光記憶.
煙攤,實在是戰後台灣重要的街景記憶啊!
2010年9月19日
分享老屋欣力二條通咖啡行
參加了台南老屋欣力的台北座談,說真格的,是有些失望,
失望的倒不是基金會的用心,而是在場台北人對老街屋空間發展的冷漠和無知.
做為台灣第一個成功的空間再造基金會,這次難得來台北針對老屋空間的再運用
做進一步的個案交流,我看到了台北除了二條通咖啡館鐘建築師的用心外,
介紹的的台北案例,看來大多都是公共空間或是政府介入的領域,URS127/巡撫街洋樓等
其實台北私人空間成功的案例不少,
萬華的莽葛拾遺二手書店,南西中山站後很多的文化公司如PPAPER和田園出版社
永康街巷子裏的冶堂,龍泉街裏的舊香居等,都是非常好的案例
或許是主辦者對台北老屋空間案例不熟悉的考量,也或許是在場太多的學者分享介入的經驗佔據太多的時間,
導致私人空間再利用的交流時間不足而大打折扣,實在可惜.
座談裏,與會的學者們完全無視私有空間歸屬感的認同問題,
我們看到了介入空間及如何吸取社造主導空間發展的方向
台北的舊空間,除了被都市比較利益法則所完全宰制外
被寄予厚望的政府或學術單位,對私有空間保留的立場,
居然不是鼓勵,而是介入,都發局扮演的,居然是一個案子一個案的改造
因為介入社造,造成庶民空間被完全扭曲的現象,越來越多,
是SOHO化,也是庶民意識完全被忽略的學術文創自我現象
明明是私有空間,却透過政府都更公權力的介入及引導
造成都更比較利益完全被發揮極致的表現,進而本為保護古蹟的良意政策被扭曲成軟體敗壞的主因
大稻埕舊城區裏,若要恢復光榮根基,
基本在於街屋故事的再追尋,以及居民在地空間的再認同及歸屬感
而不是由政府介入後的學術學者,藉由社造或文創建築空間的導入
來和當地的文化又激盪出不一樣的生命可能
因為一般私人的空間租賃使用,就已朝這個方向在邁進
政府資源的進註,應是以回歸到朝向庶民文化的時間凝結為依歸
若還是文創,建築,那應該也不必政府資源的介入吧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空間美學的定義,是由誰決定?
台南的成功,我看到很多是南部大學的學生們進入市區
自發意識的在無任何資源協助的情況下,自己必需負担租金營運的壓力
一點一滴的累積融和當地庶民和新美學的可能
在台北,因地價問題,有心的庶民無法負担成本,而新置入的居民
尤其是政府資源下的單位,抱持的美學,反而没有上述的精神及負担,
進而導入了另一種天馬行空的毀壞,與當地及空間没有任何連結的美學
這樣的美學,到底是由誰來決定的美學呢?
其實最遺憾的,是舊城區裏的大稻埕
現在正進入另一種毁滅,那種毁滅,
不是硬體更新的崩潰,而是軟體精神的喪失,
北皮寮硬體更新後軟體展示文化的空洞
大稻埕裏都更後硬體與庶民空間連結的不可行性
問題的徵結,除了舊都區內公共硬體空間計劃的不足
如地方交通的不便利,捷運街區的不通行(艋舺例外),
行人行走亭仔腳的不淨空,這些都是要大量心思長期與地方居民溝通才能凝結共識的政策
但很少有政府願意在舊街區裏協助推動的.
而無法讓舊街區進入一個友善的生活空間,維持在地居民的居住品質的認同
才是造成今天容積率移轉政策發佈後在地居民都離去的窘境,這樣的結果
却反被認為商人只向錢看的造成的結果,執政者錯誤的心態
濫用好的政策而未加以嚴格管控,才是造成當今台北都更政策完全失控
而迪化街老街區也跟著毀滅的重要原因.
雖然在地的庶民文化本來就已漸漸在消失中,
但在政府介入後,消失的更為徹底,介入的,反而是另一種中產階級的利用,
以及亳無任何在地連結的空間運用.我個人雖然不完全反對這樣的現象
因為如赤峰街內成功的文化創意等出版空間的舊屋再利用,
以及台南的老屋欣力等,都有不錯的結果,但台北政府介入老街區
若做的和老百姓私人文創的都一樣,那政府的角色也只是與民爭利而已.
這種現象,和文建會大力倡導文化創意產業,反而忽略文化資產保存多元性的深入可能
以及北美館增加商業性展覽的比例,提高票房為依歸,同時忽略了做為公共美術館的使命,
是如何提昇市民美學可能性的深度追求,都是同樣台灣膚淺的美學現象.
如果連一般的老舊空間,都進入了如同以上的思考模式,以創造利益為一切前導
那可以顯而易見的,台灣的文創,美術,空間,將會進入另一個空有其表,亳無內容的假性文化產業.
而對台灣庶民空間中的老舊街屋,也就不用抱持太大的期待
那私人歷史空間的保存在台北,將永遠比不上南部的府城,
所以想享受老台灣庶民空間的老百姓,還是乖乖的到台南去享受比較切實一點吧!
2010年9月18日
分享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大山崎山莊美術館
秋天到了,開始有點想念去年在京都大阪的北國楓景,尤其是去大山崎山莊裏的氛圍.同樣是安藤所設計的美術館,最特別不一樣的地方,是這個園區裏多了一棟歷史建物,由關西著名實業家加賀正太郎於1917年大正6年完工的別墅.那種由傳統洋風英國洋樓,經過和風的融和產生出來的和式庭園,再到安藤設計的地下現代清水模美術館,讓我看到日本社會,對傳統經典建築的認同感,及新一代日本建築大師背後深厚的建築人文精神,實在讓愛好古建築的台灣人羨慕.
因為安藤這棟美術館的參觀,反而因緣際會讓我更注意到老別墅保存及加賀正太郎的故事.
加賀正太郎是關西有名的實業家,1888年出身自大阪船場,畢業於東京的一橋大學
(該校的兼松講堂長的和台北帝國大學的文學院實在有够像),
畢業後有幸去歐洲英國遊學,也成為少數日本人早期登上阿爾卑斯山少女峰的登山者.
回日後成立加賀証券,並於1934年協助當時日本威士忌酒第一人的竹鶴政孝,
離開壽屋(後來的SUNTORY)成立NIKKA威士忌酒廠.
加賀去逝後因別墅年久老舊加上泡沫經濟下整個天王山麓面臨被建築財團買下來變相開發,
引當地京都府政府和居民的反對聲浪,最後由政府引導同為製酒業相關的ASAHI買下並保留
而ASAHI的創始者山本為三郎因早期和加賀深為好友,加上山本自己早期對日本民藝運動涉入甚深
又收集不少西洋美術品如莫內等畫作,才導至ASAHI找安藤設計新美術館的因緣
也讓我了解到為什麼館內老別墅裏擺設的都是早期民藝運動下的日本工藝家的作品
看著英國風情的洋樓裏,擺設日本民藝的工藝品
在安藤的地下美術館裏,看到了內圓外方的實體睡蓮回應圓弧清水模壁上的莫內名畫
我看到的,是一個國家,對日本近代化進程時代裏,對早期實業家的尊敬
也是建築師,在傳統歷史建物保存裏,的一種心態
空間的凝結,不只是建築師的功課,也是政府,產業,當地居民的共同修練
PS:日本人對啤酒和威士忌,真是有一種無法可比喻的感情呢!
這應該和明治維新後西化時期的氛圍有很大的關係吧!
搭乘我喜愛的Hanku到大山崎站
秋冬的路上,沿路都是這樣的楓景
奇怪,隨便拍都很漂亮
過了個山洞,就是美麗桃花園了
磚木混造的旅客休息室,有著早期英格蘭的洋樓風
別墅主建物及入口處,入內後就不可拍照了,喜愛日本民藝作品的如柳宗悅理念者,一定不要錯過仔細觀賞的機會
烈日當頭,冷風颯颯,無法盡得別墅全貌
另一棟的重點,就是地下室的莫內睡蓮美術館
光,影,清水模,簡單的元素,百變却永不煩膩
透過這面隨著時間不斷光影變化的牆,仿拂走入了時光隧道裏,去拜訪同是光影信仰者的印象派畫家,莫內的作品睡蓮
没有任何泡泡及補土的清水模,讓人看到日本建築工藝的極致
線與圓的對話,在中間的玻璃氣窗裏,代表著透入畫作展覽室裏的主要元素,自然光
和式庭院裏的小和尚雕刻
入口大門前的民藝石雕
跳躍的兔子,台北的國泰世華企業總部前也有一隻,不過景觀美感的融合台北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光影,洋樓,廊道間的呼應,融和而自然不唐突
傳統與現在的對話,繁複與簡極主義的對談,再再都唤醒傳統空間適應當今環境的種種可能
真希望台灣的老建築,也能有這種福份啊!
延伸閱讀:
大山崎美術館裏對加賀建立的老別墅簡介
http://www.asahibeer-oyamazaki.com/history/history01.html
2010年9月10日
分享艷陽下的煉瓦北斗市場
北斗街上閒逛的這一天,我的目的地並不是這棟市場,但在過程中却被這市場吸引住
因為都已整修完畢,喜好老市場況味的我,是没有多大的誘因入內花時間探幽
不過在入內閒逛的過程中,驚訝於在地人的好客及熱情
最讓人深刻的,末過於商家對整建後市場的反應,以及述及未火災前市場的光榮時光
感嘆於營業額掉不到以前的一半,更憤慨的是2005年整建完工至今已過五年,仍無法回復過去榮景,
不僅讓在地百姓極度失望,進而感慨過去日本時代留下來的美好繁華時光.
再加上被主動反應的民眾店家,不只一個人,也讓我在參訪過程中,無法自拔
市場是在地居民的重要記憶,保留硬體建物,無法留存市場況味的現象,是現階段台灣古蹟保存的過渡
也真不知何時台灣可以進步到軟硬皆有完善解決方案的最好時光
不過說實在的,這棟北斗市場,整修的空間方法和西門市場如出一轍,
用玻璃帷幕把四方形的天井包起來,再全部裝置冷氣
空間的流通性反而大打折扣,中庭成了一個除了活動外不知為何而存在的空間
不過因硬體恢復尚屬完整,假以時日若地方願意好好的和社區溝通並進行開發,應還是有機會回復到原來的榮景
至少不會像台北圓環一樣,不僅少了古蹟硬體的歷史建物,和美食味覺的庶民記憶
政府反而還多送了一個專門給大巴大陸客觀光來吃飯的牛肉場玻璃餐廳.
建物和空間,是計劃中一體性的問題,若再加上古蹟空間的維護品質,那涉及的,就不只是只有維護而已
這樣的環節,一直讓我想到TADAO ANDO自傳裏的那段話
都市的豐裕:是從當地豐富的人文歷史,及刻劃了歲月痕跡的空間而來,
人們生活相聚的場所,是不能當成商品來消費的.
若我們對古蹟建築的態度,是把它當成商品在消費,那建築應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呈現在你的眼前
他也就不會是活的,也永遠都只是建築沙龍攝影愛好者的標的,
這也是自己很不喜歡去拜訪己被維修好的老街,老市場的原因.
這些老市場,看來老大哥的手還是不要伸進來的好!
庶民經濟,還是留給庶民自己享用吧.
看這面大正窗,就想到小時侯的蓬萊國小的紅磚煉瓦及大正窗戶
整修好的紅磚壁,最後還是回到了加蓋的市場迴廊,商家不願意入市場內經營,寧願在外,
不知過去在地記憶的認同,是建築在經濟繁榮的假像,還是忘却了建築是服務人群的基礎
門口一旁圍繞市場民宅的老店家西裝社
下午玻璃帷幕打下來的陽光,其實是很清幽的
整片的鋼構桁架,不知是早期木構桁架損毁重新上架的,還是沿用遺留下來的
四方形的玻璃帷幕天井,仍遺留辦活動的場景
巧遇熱情的林大哥,留在家鄉顧守父執輩遺留下來的豬肉攤
對城鄉差距的人口變遷及市場改建後生意的滑落,有很深的感慨
最愛拍這種店家場景,回台北後寄了寫真照片給林大哥
熱情的年輕老闆居然寄了肉丸給我,讓我心裏真是過意不去
或許是中晝時刻,另一排迴廊一個商家都没有
老市場就是有在賣傳統的壽桃麵,很久没看到了,還堆塔噢!
離開前回首再望桁架
望著艷陽下1931年成立至今近的煉瓦市場,真希望地方能讓它起死回生,
成為古蹟保存和庶民市場軟硬共榮的好案例.
不知年底要完工的台北士林市場,不知最後是不是也能免除這樣的情景
2010年9月6日
分享無聲黑洞中的高雄銀座
高雄的銀宿,老一輩的高雄人都知道曾是高雄塩埕地區最熱鬧的舶來品商店區
上次去高雄逛到大舞台大戲院附近轉角時,一旁剛好有一個樓中巷,黑漆漆的,挺令人害怕的
結果進去之後,才知別有洞天,又掉入了市場的黑洞裏回不了神
天上開的天窗及黑路中的十字街道,二樓三樓紅鐵欄桿50/60年代的集合商圈
大都已人去樓空(當然還是有人住在裏面)
只剩下馬路旁日本時代遺留下來入口四樓的建築,還能訴說過往的繁華
腦裏一直浮現出香港"重慶森林"的影像.簡直又是一塊時光回溯的場域
過去連結崛江商場的鹽埕繁華的銀座,也隨著高雄市市區重心的轉移,慢慢的没落下去
崛江商場裏,多少還可以看到不少的店家,仍持續在賣那中國的五子餅普洱,以及景德鎮米坑杯等
但在這銀座裏,已看不到任何商店生存的可能
巷子裏西裝店的老伯,和我閒聊中,才得知原來他也是台北圓環人
年輕時跑到高雄做西裝,一做做了四五十年,現在的客人也少之又少
看盡了商雄銀座老商場起起落落,也仍覺得商場和戲院一樣,戲終總要人散的
不過這間西裝店也是老的有够老,也讓我端詳了好久
同樣是老商圈,我在這裏看到了台灣南北都一樣的遺撼
那凝結在時間裏的市場,居然,就在角落
而生活在一旁的我們,被電視,政治,口水,绑架而不自知
市場,真是一塊無常的寶貝啊!
若可以,這塊快要空了的市場,倒是可以便宜的租給創意市集
讓年輕人用最便宜的成本,看能不能再回來過去繁華的場景
僅剩的商店,只剩一兩間
天頂上採光的天井,同樣和台南的西門市場一樣,令人目眩
十字交叉的中心點,已無熱鬧非凡的場景
空盪的市場,少有行人走過,反而摩托車,自轉車自由進出
位於五福四路馬路邊的四層樓,是日本時代早己存在的銀座大門,真是高雄人的寶貝啊!
日治時期高雄銀座的寫真帖,仍可以看到左邊四層樓的市場入口和三角窗弧形的女兒牆街屋,真整排都尚存在
就算己經一年了,我還是很難忘懷那被時空凝結的氛圍,在這個高雄銀座市場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