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戴導的電影,在金馬獎大獲全勝時,讓我想到的,却是更嚴肅的問題,台灣的獨立製片,會因為這部電影的開花結果而被列入主流嗎?還是又是一個曇花一現的現象呢?
電影產業,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表現,台灣過去自日本時期有電影發展開始,始終多元,雖然在某些時機裏,仍有很強的政治干預,但創作動機一直還算強烈,但當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一連串新電影浪潮後,開始解構了台灣電影產業的結構性,邁入了電影作者論的新世界,也開始讓電影成為以導演為創作主軸的發展方向,這個方向,應該和侯孝賢"悲情城市"在威尼斯影展勇奪金獅獎有很大的關係,那種出國去比賽,為國爭光的使命和光環,讓台灣的觀眾開始給了新浪潮電影新的觀注,也讓在結構下發展的台灣商業電影,開始進入了黑暗期,讓台灣的電影,開始了以導演為主的山頭發展模式.
當然這樣的發展,也和1987年開始的解嚴有很大的關係,開放後的社會,大家都有一種對未知知識的渴望,新浪潮電影的前幾部,其實在圈內已造成了不小的迴嚮,我還記得兒子的大玩偶在中國戲院最後一天播放時,没什麼人看,第二天報紙就已在評論這部電影可能在未來的時代性,也算是台灣新電影的濫殤吧,但進入了解嚴後的那開始的5-6年,加上"出國得獎""有為者亦若是的鼓舞,讓新進的很多電影新生代,也選擇了作者論的發展方式進入了電影界,這樣的發展,没有好或不好,只是大家各取所需,當然在資訊開放的環境下,商業電影的影片水準,在台灣,也是很難和外國好萊塢比,仍然有心從事的人,就只能在作者論的架構下找機會,也慢慢的李安和蔡明亮這樣的導演,就更顯不簡單的,找到了自己適合的發展方向.(當然這二個導演都是中影當初在電影業已入末途時,旗下唯二開始大放異彩的導演).
這時20世紀末的台灣電影業環境,已經没什麼太多資源,這也就是不論重劇情的李安去到了好萊塢体制,或是純藝術導向的蔡明亮全部專注於作者論的藝術磨練.都没法在台灣生根再創新產業結構的原因.儘管政府每年的獎勵金,好像煞費苦心的要幫助電影業,但反而適得其反,有獎勵的影片,看來越來越不知所云.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更質變為錦上添花的工具.更讓一些導演,其中還不乏名導拍出來的電影,盡是一些在外無藝術立論突破,在內又無市場回饋的XX電影.做為長期關注台灣電影的我,其實這時也最少看台灣電影.頂多也是挑作者論的名導及新導演來看,但有時也越看越灰心,因為新導演的電影,美學的突破極為有限,而名導演的,也都大概能猜到他的美學觀點會如何發展,那電影裏感人劇情及庶民庸俗的趣味,好像都不見了.讓人感到台灣社會没什麼動力,没什麼值的被記在腦裏的影像似的,有的,好像就是現代社會的疏離,香港人的商業,和中國人的影像,那屬於我們生活中的記憶!不知到那兒去了.而看以上那種電影的共鳴,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當然,各種風格的極致,都會成為一家之言,(如蔡明亮的疏離,能讓我有時也跟著可以在空鏡頭裏晃很久而產生共嗚).但如何讓風格多樣化.及如何讓台灣電影回到台灣本土劇情的發展,應是台灣現階段最需要的,不論從2007年"練習曲"台灣環島風景記事錄,以及2008年票房大獲全勝的庶民電影"海角七號"和我童年記憶很像的二號奇異狂想"冏男孩",再到今年的金馬獎星光奪目的"不能没有你",似乎讓我們看到新一代的新浪潮又再次出現,但風格却更加多元,這實在是很可喜之事,也証明開放又有文化底層的台灣社會,所培育出的文化涵養,不是華人其它地區可以相提並論的.而劇情在這一波新浪潮裏,也似乎份量特別重.基本上劇本都相當的優秀.也很讓人感動,有讓人回想到第一代新浪潮時的感覺,那時劇情的能手,就不得不提吳念真,也因為有他的關係,讓那時的新浪潮電影,除了美學,還有人和人之間感動的情節存在,這樣偉大的電影從業工作者,至今也仍持續的在"319鄉村兒童工程"中繼續邁進.這種台灣島內人之間感動的元素,再加上抱著夢說故事的人,正是過去10年來失落的台灣電影劇情中所最缺乏的,但是在2007年開始."練習曲"環島夢想曲,讓這樣的現象再次回來,2008年的"海角七號,則更確認了這樣的做夢的劇情方向,2009年的戴導和阿彬,則更是付諸實現,而且更讓這個夢落實在對自我社會現象的反省.我只能說,這樣的精神,應該才是台灣電影該有的精神吧! 也真的希望金馬獎的加持,能幫助的,不只是這部電影,這個產業,還有台灣的做夢精神.
每次看到這張海報,就想起做夢環島的衝動
PS:感謝原子映像"不能没有你"劇照的幫助 http://www.flickr.com/photos/atomcinema/
練習曲的劇照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EtudeBike&b=4&f=1706568597&p=18
練習曲的劇照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EtudeBike&b=4&f=1706568597&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