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

分享

原汁的滋味--祖師廟排骨大王


說到艋舺祖師廟,老台北人没有不知道這個廟埕兩旁,以前盡是一些路邊攤仔,專門賣些小吃,滿足當時熱鬧不已的貴陽街艋舺居民,其熱鬧程度,真和大稻埕媽祖宮口的露店市集有的比,不僅如此,這個祖師廟廟埕,更是很多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場景,如19世紀末馬偕剛開始在艋舺宣教時遭遇當地居民被燒被潑糞的場景,以及台灣日本時代第一名的雕刻家黃土水,就是這裏祖師廟後街人力車夫的後代,再近代一點戒嚴時期,這裏和龍山寺都是當初黨外有名的根據地,舉凡遊行抗議等,都以此為出發點,當初街頭小霸王"林正杰"就是這邊起家旳呢!這些歷史場景故事,想來現在台北人,也已然忘記,而被記得的,可能只剩這一味排骨大王,屹立不搖的經營至今,有聲有色的成為艋舺老店裏的少數典範.而老台北飲食讓人吸引之處,主要還是吃東西時一旁環境的氛圍,老板特有的背景及對食材的堅持,以及後面隱含的庶民文化.這些才是讓人無法抗拒的文化誘惑.而這家祖師廟排骨大王,也算的上是這樣的店家.



店裏最有名的除了那一碗煮到爛的排骨及甘甜的高山蘿蔔排骨湯外,其它應就是牛蒡甜不辣以及烏賊了.老板的食材基本上都是採當天現進的烏賊現燙,其入口的烏賊就會新鮮甜美.而牛蒡甜不辣,這種小時候常吃的揚物,很少可以吃到裏面有牛蒡的,原因很簡單,牛蒡以前台灣没人種,少又貴,而排骨大王的甜不辣却炸的恰到好處,再沾上特製的醬汁,實在很配飯,但總歸來說,重點還是那一碗排骨湯就是了.



從小就常去吃的排骨大王,主要還是假日父母會帶我們來這裏吃中餐,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冷到不能再冷的冷氣,從那大理石桌椅的縫隙中流竄而出,在遠遠的就可感受到那種冰涼感受,當然,老板的用意就是讓自己熱騰騰的排骨湯,不會因夏天而讓人吃的滿頭大汗.尤其那鍋排骨湯,採用了高山的蘿蔔及豬肋骨敖煮了一天而成,味道甘甜不膩,一直以來都是饕客的最愛,小時侯那碗湯喝完,還可以找老板續湯,續的湯都是真正鍋裏的原汁,漸漸的因物價上漲,變成了只能續另外一鍋電磁鑪上的湯,到現今不好意思,不能續湯的現象,就知道老板對自己那一鍋湯,是如何的辛苦在乎而品質不打折扣了.不過話說回來,近年來可能老闆年紀大了,而膝下又都是女兒(真是有點給它恰北北),看他一個人顧那鍋湯及女兒們期待放假的看板,想想,搞不好還能吃這一味祖師廟老味的老攤,不知還有多久.



貴陽街尾的祖師廟,算是我國中小那些年裏很重要的回憶.現在老闆洗碗機的所在,以前是一攤專門在賣早餐奶油烤土司及土豆仁湯的店家,小時常為了這個早餐和老哥來到這兒,順便去巷子口看旁邊的建德自行車行,這家建德自行車行,可以說的上是台北競速自行車行的鼻祖,很多當時的國手或是現在自行車熱潮下開店的老闆,多少都和他有些關係.其一旁也有一家專門賣快炒下酒菜的LOH腳仔!他的炒麵和糖醋排骨也是我們唸唸不忘的傳統台式快炒好嗞味.可惜現在人事已非,只剩這家老排骨大王,還繼承著當時祖師廟的榮耀,也希望老闆能持續這種無雜質的原汁美味,堅持下去.


全家福巷內側影


檢視較大的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