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

分享

職工教會的先驅--四結長老教會


拍攝教會,是一種對過往宗教空間的記錄,就如同近來眾多對廟宇愛護者的熱心自主研究一樣,過往宗教空間的社區教化意義,因全球都市化及工業化浪潮下,地方上的宗教空間開始質變,自西方傳到台灣的長老教會,在地方上也逐漸越來越萎縮,一方面因教會年齡層老化,另方面建物之利用空間不够以及過於老舊,讓早期地方的老教堂漸漸凋零,而那曾帶給人們心靈慰藉的教堂,也一個一個的因重建或整修而漸漸的淡出我們的地方記憶.

位於宜蘭四結的長老教會,是台灣第一個職工領域的教會,當初為了服務日益增加的教友,特別設立在羅東中興紙廠一旁,就近服務,更重要的是,1965年建立教堂時,特別邀請東大畢業的台藉日本派的建築師劉明國設計,運用現代主義中幾何線條及原始材料質感的直接表達,來塑造出流動空間與建築元素之間對話的關係,一樓牧師長老私領域辦公室與二樓神崇拜領域的分離,清水混泥的材料風格與鐘塔功能的對話,一樓到二樓及屋頂平台間雙雙對對寬距的樓梯,反映出諾亞方舟前一對一對動物上船的隱寓,二樓如階梯般往前遞升的屋頂,讓拜堂裏的聖歌班唱聖歌時無所回音,而頂樓階梯陽台的美景,更是原鄉教友時而聚會吟唱的好場所,左側不規則方向的幾何方形氣窗,對比洞洞磚的迴廊,及右側清水磚的空透採光設計,不同的材質,對映出不同的造形完美而富當地趣味,極為優異,尤其清水磚的應用,對照出曾為台灣三大產磚區的宜蘭,與本土現代建築空間的對話,建築師的用心,已真誠的表達在整棟教堂的風格上.

這次拜訪期間巧遇牧師及長老,有幸能在宜蘭縣政府要積極整修屋內的漏水等瑕疵工程之前,做了這篇記錄,了解了更多當時的設計原理及故事,讓這片因重建而因緣際會整棟遷移的教堂,有了新的生命,而當地的文化局積極主動的和教會溝通,諒解和互動,也讓這棟建物在未來新教堂成立時,得以與這棟精典保留的老教堂相輔相成,達到雙贏的局面,讓四結教會能再次重生,成為宜蘭區發光的教會.

僅以這篇,獻給曾經在四結教會服務貢獻過的牧師,長老.尤其現任的楊家麟牧師.


樓頂陽台上的圓筒形氣窗及高聳入雲端的清水混泥鐘塔,完美幾何的比例搭配


教會的後方,就是漸漸荒廢的羅東中興紙廠,也是四結教會過去傳教的重要職工領域


遞漸昇高的陽台台階,形塑出流動空間的最後領域,也暗喻諾亞方舟上各人類動物坐在船上的想像


樣似船祪的鐘樓及屋頂空間,令人讚嘆建築師的用心


清水混泥粗獷風格的鐘塔及露空十字架,在資源技術缺乏的當時,堪稱清水混泥的企圖作品


標準的不對稱幾何與從一樓到二樓及三樓屋頂的流動空間,與建物材質對話的最佳範例


左側三角菱形突窗的對應,採行50/60年代慣用的經色丁掛磁磚表現材質,
可惜爾後外加裸露的線路造成部份零亂的一面,若整修時能再次重新整理線路表現建物原貌更好


右側大量採用當地清水磚的通透立面,以及通往神之領域拜堂的動線樓梯


一樓通往辦公室私領域的圓孔洞洞窗迴廊,採水泥空心圓磚材質,對應其左右二側不同立面材質之變化,幹練而簡單


清水紅磚通透的疊窗,似乎是像台灣傳統建築中漏窗形式來致敬


清水混泥的露空十字架對應清水紅磚露空的十字架,輔以雙雙對對寬度的樓梯,比例對稱洽如其份


一樓清水紅磚牆上嵌入的水泥信望愛奠基立碑AD1965/12/27


一樓入口

Chronicle:
1962年--由羅東長老教會牧師陳耀宗發起,成立"四結工業職域傳道中心教會",為台灣第一所職工教會.
1965年--獲得美國聯合長老教會之捐助25萬台幣,及長老張德耀之借款協助,於8/27破土,12/27奠基
1966年--舉行獻堂典禮,
2003年--台九線拓寬,縣府文化局協助遷移後方,成為縣歷史建物

4 則留言:

Nick_du 提到...

那個招牌是個小小的敗筆

blog.kaishao.idv.tw 提到...

這教堂是成大畢業的劉明國建築師設計,他是留日碩士,採用的也是當年日本正在流行的建材與手法
我1991年某個雨天去宜蘭,借機車隨便繞,就看到這間(這間是我本來就知道的),於是用幻燈片拍下還沒平移前在路邊的教堂
http://gallery.kaishao.idv.tw/main.php/d/24191-2/2.jpg
http://gallery.kaishao.idv.tw/main.php/d/24181-2/1.jpg
http://gallery.kaishao.idv.tw/main.php/d/24201-2/3.jpg
2004.05平移時剪報
http://gallery.kaishao.idv.tw/main.php/d/24160-2/20040531.jpg
http://gallery.kaishao.idv.tw/main.php/d/24171-2/20040517.JPG

Inhelix 提到...

k大真是厲害,連以前的剪報都有留下來,確實劉明國建築師的風格,和日本當時的手法相近.看到這類手法,就會感受到當時要不是有教會,台灣當代建築風格和現代主義的連結,可能要失落很久呢!

杰夫邱 提到...

謝謝凱劭大。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