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3日
分享三水市場裏的女人香
三水市場,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台北老市場,日本時代遺留下來的現代裝飾建築
仍被保留的豬肉攤木枱,好吃的壽司和出國想念不忘的肉粥.
最重要的是那裏面有名的店家,個個都身經百戰,少不說都有四五十年以上的歷史.
老闆娘個個熱情親切,店家東西又獨樹一格,
其對市場的專業及尊敬,從其穿著打扮都可見一般.
加上每一間老店年輕的一代都有意願接棒,直覺讓人感到寬心.
儘管年輕一代的消費群少跑傳統市場採買,多改往大賣場,
但食物,人,老市場的氛圍及文化,仍被凝聚在這難得的老場域裏,
無一不是老艋舺的縮影,也是每每回去艋舺逛逛時,一定不會錯過的街區.
庶民,食物,老店家,永續,建築.碰上觀光客,速食,咖啡廳,策展,新興的新"老街屋"
活的老古蹟,和新興的"台灣電影文化城--北皮寮",反而形成強烈而明顯的對比.
衷心希望這個活的場域,和老闆娘們努力留給後代永不抺滅的飲食文化
能在這裏長長久久延續下去,這才是艋舺人的真正未來!
也讓老台北人相信除了台南的西市場,
我們台北也有傲人的台灣老菜市場.
當然和那些奇奇怪怪己被文化經費置入行銷的名嘴導覽相比,
相信自己的在地經驗,才是在地文化復興該有的態度.
再次真的希望,回歸老百姓關心的生活,才是落實市民主義該有的態度.
一旁的老街屋,其陽台上早期的洗石瓶頸欄杆,和赤峰街內的風格如出一轍.
天花板上的露天天井,通風而不濕熱的設計,和台南西市場真是有的比!
賣生魚片的老攤,老闆娘述說上輩父親打從日本時代就是在賣生魚片,
挑著攤子曾於紅樓市場等西門町台日混住街區叫賣,其客氣熱情和對工作敬業的穿著,叫人難忘.
市場裏的酸間(冰室的台語),老闆娘仍努力的維持製造冰塊的生意
對從小生長在酸間旁的我,超懷念的.
市場裏難忘的魚丸店老闆娘,熱情有餘又有兒子願意接棒,其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四五十年的土雞店,婆媳同攤守住這入口第一攤,讓人印象深刻.
仍如埋入熱鬧市場內的老建築,山牆依舊挺立於內,七十多年而屹立不搖.
日本時代的老台北市徽還在,真是讓人感動啊!
延伸閱讀:
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新富町市場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8 則留言:
格主你好,我是台灣好生活報的協力編輯。我很喜歡你文章裡面那種老台北(雖然自己是台南人啦XD),覺得這篇文章很值得推薦給本報的讀者。請問是否能授權我網摘到台灣好生活電子報的「歷史散步單元」或「地方采風單元」呢?
網摘方式,在本報首頁只會出現標題、縮圖和三行文字(約35字),在列表只會摘錄150字以內,網摘範例請見: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term/26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term/42
讀者要看全篇圖文,都會連回到此處。還請回覆是否同意,謝謝唷:)
只要不是Hard Copy,只要說一聲用途,網路本就是分享,没問題的!
感謝Inhelix:),已經推薦到好生活報囉,網址如下: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20110319/3530
第一張真的好美
要是能適當整修(妄想)
一定是建築經典
您好,一個題外話想請問,在flickr看到的印海也是您的相簿是嗎?但好像沒在用了?是否不好整理還是?因看您部落格分類很仔細,因此想請教一下,謝謝!
"相信自己的在地經驗",也是重新走過後,才明白的。
您好~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
我是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四年級的學生
因為畢業設計我想要重新規劃新富市場....
想請問一下您的新富市場的照片可以借我放在海報上嘛?
或者是可以麻煩您告訴我下面兩張高空拍下去的照片是從哪裡拍攝到的嘛??
Sorry! No Pay No Gain.
Pls try by yourself,
then you will find it is more impressive than offering!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