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新聞提及,本為台鐵縱貫線支線通往松山菸廠載運專賣煙品的鐵枝路,
因隨松山文創園區大樓的建設(本為救人多命的重要倉庫),遠雄巨蛋的開發,
於2010年初便行拆除,並改設道路通往文創大樓(未來的誠品飯店?)
現在因應地方人士的歷史記憶,正式提名為"菸廠路",
以紀念過往,曾服務於松山菸廠上下貨物的鐵枝路記憶.
不過,這則讓人五味雜陳的新聞,讓人拉回第一次拜訪松菸的時光,
那時只知如綠色森林般,所剩無幾年的松菸,應不知何時被商業化?何時被開發?
又不喜跟隨文史導覽團的自己,找了個平凡的暑后,
一股腦兒,也不管有無辦法入內,單槍匹馬的盡往機場衝.
也無視台鐵人員的技工文化,直找可以入廠內的洞穴鑽.
那時也巧遇一位算是技工的後代小朋友,在當時的市民大道高架下.
熱心的幫我叫住了盡忠職守,四處跟隨的米克思.
更告知如何入松菸廠內的鐵枝路要徑,也趁機拍攝了他心疼自我維修的石橋老機車.
如今時光已過將近4年,自2010年這修鐵枝路拆掉後,多次去找尋這位小朋友.
都因市民大道下的倉庫已然拆除,而這張艷陽下亮麗的老摩托車照片,
却一直找不到可以寄去的地址.
看了看這則菸廠路的新聞,想了想過去數次的奇遇,
如幻如影的空間,如今僅剩未來車水馬龍的文創大員.
或許,台北人的記憶,就是走的這麼快,連4年的短短時光,都不等人來的記錄哩!
2009年的荒蕪,一旁高大的月台旁,還可以看到一些鐵枝路的遺跡.
當初以為是戰後才興建的倉庫,仔細看過其水泥柱礎的結構,
還真像是日本東京與大阪中央郵便局的水泥柱礎結構哩!
一旁的老木製百葉窗,現代主義風的鐵欄杆樓梯,早己拆除.
2010前往時正在維修的四連棟,屋頂上的老木衍架,任憑大雨折騰曝曬.
那時的"菸廠路",正被開腸剖肚,直通文創"豐雄"
一旁的防火池上戰後才蓋的中國式涼亭,也已不見踪影.

1945年美軍空照圖,仍依稀可見左邊通往四連棟的松菸鐵枝路支線.
其實當初眾多建立在縱貫線上的工廠,都有這樣的鐵路支線啊!
回程時巧遇的老眷村,也等著被都更,成為另類的短期美化的公園.
好奇心驅使下,打開紅門,才看到一隻夜鷺受驚嚇飛走.
2013年的小叮噹展,煥然一新的四連棟倉庫,
後面更新出一棟伊東豐雄的文創誠品飯店.
歷史空間,異化為亳無文化深度的空間記憶.
文創,歷史,記憶,我們又看到了什麼樣的未來呢?
小老百姓的我,只想透過這篇文章,找尋那對姐弟.
你要拍的好照片,我有幫你好好拍啊!
今天的新聞:
北市光復南路89巷 命名「菸廠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