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日

分享

20090409十四張劉氏家廟啟文堂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上個月,在上網找古厝時,不小心看到了劉氏家祠,想說在新店的老街都找過了,那來的一個家廟,仔細尋找,才知是座落在中正路工業區後面到新店溪快速道路中間這一塊田園區內.選了一個假日特地前往,進了民生路,才發現在這個景美人權園區(已被馬大頭改名了)後面,竟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新店桃花園.
這一大塊的十四張重劃區,是未來要做為大台北捷運外環線的預設用地,其臨中央新村小碧潭捷運站,到時一定又引來一堆營造業者在此大興土木.讓原本被規劃為低度開發的地區未來再增加了不確定感.而其整塊地區的歷史空間,也終會在未妥善保護該地區歷史建物的前題下,因新開發的來臨而再度造成没有任何歷史記憶記念及延續的結果,台灣的都市開發,若都如此,那我看還没統一,我們自己就先被自己的政府都市化的施政,全都導向香港化了.(越來越覺得,我們的政府越來越新加坡及香港化.忘了台灣雖是個島,但是有文化腹地的呢!)

劉氏家廟,創建於1937年,因1924年的新店溪大水舊址被淹没,才移建至現址, 其地原為清法戰爭募鄉勇堅守暖暖等地,功賞戴花翎,撫烏來八社,於屈尺設撫墾局的地方名紳劉廷玉.其劉氏因拓墾新店十四張及七張等大坪林地區有成,於大正時期對整個大文山地區貢獻頗著,不僅協助開發龜山水利發電廠,且協助乙未年於台北設立保良總局,渡過動盪的年代.

家廟雖為昭和12年的作品,但其建築格局方正,樣式弘偉且環境清優.坐東向西面新店溪.後依店仔老街,的確有其歷史地理位置的意義.而其內水車堵上的各種跤趾燒.剪黏.及磨石技法所供奉出來的主殿廳,可能是北部少數很有看頭的家廟.在拜訪的過程中,整個建築雖已有待整修,但其地理位置及其內之重要的技法文化內涵.實在有需要重視文化的相關組織及人等加以重視,畢竟不論是拆除或是易地重建,都無法表現出現址所帶給大家的歷史場域的意義.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紅線為店仔街老街,左藍框為劉氏家廟,左紅框為斯馨牌捐獻碑及土地公廟,為渡口.再過去就是新店外環道.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于右任題字"劉氏家廟",好像5/60年的家廟裏都會有民國KMT官員的題字,這叫做收撫地方仕紳吧!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和漢混合時期的風格,正是大正到昭和初期風格的寫照,也是現今古蹟保護時最尷尬的問題(快滿100年但未滿100年)但個人確認為是最值的保留的時期(脫漢入和)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左側垬頭內微妙微俏的仕女跤趾燒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右側保留完整氣宇飛揚的跤趾燒,其冑甲邊的滾珠極其飽滿,應為該時期優異作品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精緻的交趾燒龍堵(用鐵網保護)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精緻的交趾燒虎堵(用鐵網保護)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左側龍堵上水車堵的交趾燒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水車堵上飛奔的武士(功力還没能了解是何人物)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又一只漂亮的交趾燒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三川門頂脊肚上的八仙翁剪黏.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有點風化的福祿壽三星牌頭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左右員光的畫鳥均屬佳作.而科林斯柱式的柱頂更顯現中西合併的風格.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華麗正廳的"中山衍派"匾額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右廂房有人管理居住.並掛起曬衣,但對家廟文物並無損礙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多彩華麗的啟文堂大殿供桌正面,壬寅年為1962年,與"中山衍派"同年,是否有在當時再整建,有需進一步考証.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左殿供奉各英烈尊王--其壁均為磨石技法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右殿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其壁均為洗石技法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磨石竹畫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磨石蘭畫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磨石"瓜葉綿延"

From 新店十四張劉氏家祠
洗石柱及獅頭(其風格和屏東曾氏宗祠雷同)

文山電子報 捷運環狀線征收 百年古物需搬遷
http://wsnews.shu.edu.tw/detail.php?art_id=12195
切莫讓新店十四張成為直潭第二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class/show_preview.php3/?d=2006-02-11&enname=chdvp&t=.htm&fn=main&view=1
960520十四張田園樂
http://tw.myblog.yahoo.com/jw!61gTNSqAFR7yL0iOTuu8/article?mid=2999
百年滄桑--龜山水力發電所 與土倉家族面對面(2)
http://blog.yam.com/localvoice/article/13975822
新店市文史館「歷史建築」調查報告
http://60.244.109.20/sindianlib/jspfile/20080729111832.jsp
<新店溪人物誌6> 從古厝看歷史人物-劉廷玉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class/show_preview.php3/?d=2003-10-28&enname=shinten&t=.htm&fn=main&view=1

4 則留言:

mei1977 提到...

劉氏家祠的彩繪是許連成師作品
印海寺說不定會喜歡
破掃把獻醜一下,這篇舊文,或許可參考一下
http://tw.myblog.yahoo.com/blog-mei1977/article?mid=81&prev=82&next=77&l=a&fid=9


劉氏家祠的磨石子
堪稱台北地區最佳作品之一
跟景美集應廟並美
(有可能是出於同一派匠師)


交趾燒可能是"對刀"
有陳天起招牌的饅頭塔

Inhelix 提到...

没錯,是許連成的作品,我之前去上課有聽老師說,不過重點是裏面的磨石子風格,應是磨石子工法晚期的作品,裏面有些已是套模再洗的,而不是早期全部手工畫組再洗的.

不知這個劉氏家廟現在如何了?看來再不去看,遲早會因為新北捷運被拆除吧!

匿名 提到...

我好喜歡這種多彩磨石子的作品 不但細緻而且感覺持久耐用不易損壞

台南白河大仙寺 南鯤身蚵寮保安宮 台中旱溪廟
都有不錯的彩色磨石子作品
霧峰省議會的大廳地板也有一隻磨石子的龍

Inhelix 提到...

我也好喜歡這棟家祠,雖然不如南部的洗石龍柱,
但在台北還能看到這種精彩的Terrazzo技法
實在慶幸啊!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