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8日

分享

台北科技大學的綠化生態校園圍牆


忠孝東路上的綠化人行道


污水淨化生態池

最近社會節能減碳風氣很盛.自行車/省電家電/省電燈泡等銷售量都很好.因為可以幫助節省後續的電費及油費.而綠建築也很風行.很多新建案都主打節能環保,水如何回收再利用.利用日光而少開電灯等.但我們社會主打的,好像都是美觀及節省,對環保綠文化似乎還是在很表面的階段.

一個月前為了去台北科技大學買一本書,去了一趟10來年没去的校園.走在忠孝東路的學校人行道上,赫然發現圍牆改成了生態污水過濾池及多樣化生態樹叢,剛好形成一面隔離的校牆,大熱天30來度走在人行道上,還有稍許涼意,且又環保及美化校園,降低不少校園温度.這比大家在提的盆栽立面化的綠化方式.省節且又美麗,且更不需負責大量的事後維修成本.降低温度的功能又更為顯著.實在值的各學校及建築仿效.

Green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態度,不是只有看外觀,若提倡節能的人.每天還是消費徹底,大熱天在冷氣房裏穿長袖又儘是消費一些垃圾,實在不知那提倡的是什麼?其實全球的Green這一波潮流,是一種徹底從心靈上及物質上以及整個政經體系的改變,如何讓社會營造出更佳的地球環境,生活品質及文化.是這一波潮流的目標.而常在過程中會出現為環保綠能而更不環保綠能之情況,就是台灣社會只求表面快速不追根就底的原因.當一區市長提倡街屋"好好看"上新磁磚更不環保美觀時,當政府大力推動2010花博而不知如何採行環保綠能工法,消耗暨有的區塊建築設施(台北兒童樂園)且辦完後又不知新建築要做啥用時,或媒體每天報導一些心靈污染及錯誤消費習慣時.那我看社會要探討Green這種綠能環保的議題,在我來說,都只是行銷的手段--都是多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非Google用戶「留言身份」請使用「名稱/網址」,網址可不填,唯勿匿名,以便回應!